首先让我告诉你们这一点:悉达多太子成佛之时,他前往鹿野苑教授四圣谛,“轮回是苦,要知道苦”“受苦之因来自烦恼情绪”等等。
根据密宗人士的说法 —— 大乘亦然 —— 当时不是只有五位苦行比丘,而是有很多的闻法者。特别是密宗的人会说:有很多持明者也在听法,但他们听到的内容不同。佛说“轮回是苦”的时候,他们听到的是“轮回是大乐”;佛说“烦恼是苦”“烦恼是受苦之因”的时候,他们听到的是“烦恼是智慧”。
我想历史上的这些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应该说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和解、对话等等。藏传佛教大德们总是说,金刚乘中是声闻乘、大乘与金刚乘三乘兼修,而且也确实如此。理想的修持方式应该是:外修声闻乘,内修大乘,秘密修持金刚乘。这是你必须修持的方式。
关于大乘和金刚乘的争辩会继续下去。对此有许多著作可读,大乘和金刚乘有很多各自的论点和反驳,主张为何其教法确实是佛的教法。其中的主要理由是:没有金刚乘或大乘的人会说“和合事物是恒常不变的”,他们都接受“凡是和合事物必属无常”;没有金刚乘或大乘的人会反对“烦恼是苦”这一点,他们和声闻乘同样接受无常、苦、无实有等等的一切。
还有一点是,如果大乘或金刚乘的人质问一位上座部大师:“身为佛教徒、佛陀的追随者,您难道不同意佛具有不可思议的遍知力与无所不能的力量,并且佛不会仅限于用一种风格、一种方式来传法?”上座部的人必须接受这个论点,因为就连上座部的巴利文佛经中也非常多次提到佛是如何传法,其教法是如何不同,并且有着数量不可思议的各种不同传法方式,这就已为大乘、金刚乘等开启了一扇门。
而且,除了日本创价学会等新兴佛教宗派以外,现存的大乘与金刚乘历史悠久,并不是新近出现、有人编造出来的,而是具有两千年历史,在中国等大国造成了影响。中国的佛教是大乘佛教,要驳斥这点是件难事,你不能那么轻易地置之不理,因为那些中国人可不是傻子,要知道中国人也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例如,要是没有玄奘,我们又怎么会找到菩提迦耶呢?他们确实为佛法付出了心血与血汗。
我想,在此跟各位说这些是重要的。
原文链接:
mp.weixin.qq.com/s/WaQ...QTPDIMYLFQ
在历史上,金刚乘一直面对它是否为佛陀教法的质疑。就如同印度的小乘佛教宗派声称大乘不是佛陀的真正教法而加以拒斥,有些小乘和大乘的教派也同样地抨击金刚乘佛法的真实性。
就某些角度来看,这是能够理解的。佛教是在古印度发展出来的,印度文化由种姓系统和明确界定的行为准则来支配,由神圣又过分精神化的婆罗门贵族订定了社会上可接受的宗教标准和宗教信徒行为的规范。
婆罗门的宗教道德观,除了平常的不杀生、不邪淫等之外,还包括了严格的饮食规则,规定行者要吃净素,不可吃洋葱、大蒜等具有强烈气味的食物,绝对不可饮酒;
此外还有其他在现代会被认为很极端的限制,例如,一位婆罗门,只要被贱民的影子碰到,就必须经历很复杂的净化仪式来清净自己。
除此之外,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期望,认为宗教的功能在于传播一套道德规范,教化出温文有礼的人民,强调健全、温和、仁慈等品性;人们期望宗教导师和教法成为那个宗教最高和最严格道德标准的规范。
金刚乘和这些期望背道而驰,它经常使用一些看起来野蛮而怪异的行为,它的教法与修行方式也非常让人惊讶——要相信这种教法来自温和宁静化身的释迦牟尼佛,实在有点困难。
金刚乘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许多人误以为金刚乘是印度教的一种形式——因为金刚乘里有一些仪式以及各种多手多头甚至动物头的本尊,都和印度教很相似。
而且一般所接受的三藏中,也找不到金刚乘的东西。所以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样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金刚乘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
有一部分的问题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金刚乘的教法无法公开修行,而有时候这个层面就遭人曲解了。
金刚乘或密续的教法,长久以来都只限于传给一小群上等根器的特别弟子;而且传法也很秘密,通常都选在大众废弃或避免接近的地方。
由于包围着它的神秘性,密续很不幸地被误认为是低俗、不健康的,或者总使人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把它当成是一种危险的宗派。实际上则刚好相反,因为金刚乘太珍贵了,所以需要保持秘密。
你不会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拿给每个人看,也不会到街上大肆宣扬你把宝贝放在哪里、钥匙藏在哪里,因为你知道如果这个消息传到了坏人的耳里,就有不少麻烦,甚至会失去那件宝贝。
一一宗萨钦哲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