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被告誡需要約束俄羅斯,回國幾天後,他利用與普京的峰會向西方傳達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實:他對普京的支持仍然堅定不移。
習近平與普京的會晤是兩位專制領導人團結一致對抗西方壓力的表現。他們發表了一份長篇幅的聯合聲明,譴責了在他們看來來自美國的幹涉和欺凌行為,並闡述了他們在中國對自治台灣的主權主張以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正當安全利益”等問題上的一致立場。
他們承諾進一步深化經濟和軍事聯系,普京參觀了一所中國尖端國防科研機構就凸顯了這一點。周四晚上,在中南海散完步,習近平在跟普京告別時甚至主動貼面擁抱。
西方領導人正在尋找習近平與普京之間存在任何重大分歧的跡象,特別是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但他們一無所獲。無論是疏遠歐洲的風險,還是美國對幫助俄羅斯戰爭努力的中國銀行實施制裁的威脅,似乎都無法阻止習近平對普京的支持。歐洲是幫助中國重振陷入困境的經濟所需的重要貿易伙伴。“普京和習近平的首要目標都是反擊他們所認為的生存之敵,即美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秩序,”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阿莉恰·巴胡爾斯卡說。對中國來說,“是的,與西方存在緊張關系,但這些緊張關系不會導致中國對待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的方式發生任何質的變化。”
分析人士表示,換句話說,習近平已經把潛在的制裁和關稅計入了他與俄羅斯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可接受成本。對習近平來說,普京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朋友,可以助他重塑有利於中國的全球秩序。而華盛頓的反應越激烈——包括最近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等貿易問題——習近平就越是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白明(Jude Blanchette)表示:“隨著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競爭變得更加激烈,莫斯科對習近平只會更具戰略價值。”
對習近平和普京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所謂的“國際關系民主化”,其實質就是削弱美國的主導地位,以及增強不結盟國家和流氓國家的力量,使它們圍繞對西方的共同不滿而聯合起來。
雙方在本周發表的聯合聲明闡述了他們構想中的全球新秩序。在這個秩序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美國在亞洲的安全聯盟不會幹涉它們對烏克蘭或台灣的領土主張;美國不能通過制裁欺凌其他國家,因為美元將不再是世界貿易儲備貨幣;專制國家將有權“根據自己的國情”進行統治,不受人權和社會平等等普世價值觀的約束。
要想保持牢固的伙伴關系,普京就必須繼續掌權,避免在烏克蘭遭遇恥辱性的失敗。習近平可能會盡其所能地支持普京,但他最終只會以中國的最大利益為原則。
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系的安全專家娜塔莎·庫爾特說,習近平正在為烏克蘭戰爭的所有結果做准備。如果俄羅斯獲勝,他將提出幫助重建烏克蘭,就像中國去年提出的12點主張一樣。西方普遍認為那份文件缺乏誠意,只關注保護俄羅斯的利益。
但如果俄羅斯輸了,習近平就需要與普京保持距離,以免拖累中國的全球地位。
“無論發生什麼,中國都會設法確保自己處於優勢地位,”庫爾特說。“如果看起來俄羅斯即將敗北,中國將與莫斯科拉開一些距離。它不想被綁在一具屍體上。”
大好形勢被弄糟了 首先台灣問題國際化 第二 恢復了兩國論 失去了主導權 罪該萬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