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3年12月29日】(本台记者郑欣综合报导)
[b]钟翰林抵英申政治庇护 港府北京跳脚[/b]
已解散的香港学生组织「
学生动源」前召集人
钟翰林29日凌晨于社交平台宣布已经抵达英国,并申请
政治庇护。同一日,近期前往加拿大留学的前香港众志副秘书长
周庭在最后限期没有回港报到,其父母被警方带走问话。
钟翰林12月29日香港凌晨3时许在Facebook 贴文表示,发布此文之际,已安全抵达英国,并正式向入境人员申请
政治庇护。
文中说,今年6月5日刑满获释前后,不仅要接受来自
惩教署对生活的管控,同时也受到国安警如影随形的骚扰。包括获释前一个月,被
惩教署多次「强烈要求」不要对外公布䆁放日期;即使找到一份暑期工,也被
惩教署高层告知,不容许他受雇于「特定店m」;惩教高层更改监管内容,勒令他禁止发布任何「客观而合理地被视作危害国家安全」的发布物之外,亦禁止他公开发言和接受访问;以及从6月开始,国安人员每隔2至4星期便要求与他见面,要求交代过去数周的行踪,查问与什么人见面的详情等。
文中更披露,国安人员透过银行户口的资料得悉
钟翰林经济状况不佳,便不断威逼利诱,提出给予线人费,要求提供他人的资料,并以此证明已经改过自新,乐意投诚。在9月一个例行约谈中,国安甚至向
钟翰林提出到中国大陆「旅游」,但遭到钟拒绝。
文中亦交代此次成功离开香港,是因为今年10月起经常无故生病,无论中西医均诊断是因极大的精神压力及心理因素所致,故以调适情绪为由,说服惩教批准在圣诞期间前往政治敏感度较低的冲绳旅游。而抵达冲绳后,随即向英美加三地人士及机构求助和商讨,最终他决定向英国寻求
政治庇护,并已在英国时间周三晚抵达当地。
帖文结尾
钟翰林表示,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再回到香港这个家,但会继续完成学业并以流亡港人的身份「为香港奉献我的一切」,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终会在煲底再聚」。
另外,
钟翰林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进一步解释决定离开香港的原因。他说,出狱后看到香港从各个层面开始步入死亡,「不仅是政治上,而是全方面上,我看到的是香港不再是香港。即使我在香港不会受到任何威胁,受到任何恐惧,我都不知道在香港可以怎样去生活下去。」
钟翰林亦对要流亡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后悔没有早些离开。他说,「至少我问心无愧,我已经在香港做完了我可以做的事。而我现在离开香港,除了我面对的迫害,我面对的恐惧之外,亦都是我已经没有能力再在香港做任何的事,去令香港改变。」
香港
惩教署29日召开记者会,严厉谴责
钟翰林前往英国寻求庇护,并高调宣称已发出
召回令,并联络其他执法部门通缉。
不过
惩教署承认
钟翰林获释后工作自由受限,但否认曾禁止钟在获释前向外透露出狱日期。至于
钟翰林出狱后受国安滋扰及被迫收钱做线人,
惩教署则未有正面回应,亦没有否认。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回应事件时称,
钟翰林「挟洋自重」,必定被依法追究。
钟翰林在2016年成立「
学生动源」,以争取「香港独立」和捍卫本土权益为政纲。「港版国安法」2020年7月生效前,「
学生动源」跟随一众本土派组织宣布解散,只留下海外分部。
2020年10月,
钟翰林前往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寻求庇护,在领事馆附近被捕。其后被控「分裂国家」、「串谋发布煽动刊物」及两项「洗黑钱」罪,判囚43个月,今年6月5日刑满获释。
因被判刑时不足21岁、刑期多于3个月,且获释前不足25岁,
钟翰林出狱后须接受法定一年的监管令。
另外,昨日(28日)是前香港众志副秘书长
周庭回港报到的最后限期,警方国安处指
周庭违反保释条件未能依时返港,对此表示「谴责」并声称会全力追捕。
有消息指,警方29日早带
周庭的父母到大埔警署协助调查,其中
周庭的母亲是担保人。
周庭是学民思潮前发言人,香港众志创党成员兼前副秘书长,因反送中运动期间的围堵警总行动被捕,并于2020年11月被判囚10个月,翌年6月12日刑满获释。
本月初,成功前往加拿大留学的
周庭于IG发文,指自己考虑到政治环境、安全因素、身心健康后,决定弃保不会返回香港报到。
[b]《立场》停运2周年 美英24国关切港新闻自由[/b]
29日是前《
立场新闻》停运2周年。24个国家以「
媒体自由联盟」(Media Freedom Coalition,下称联盟)成员名义发联署声明,关注香港
新闻自由及独立媒体受打压的情况,并敦促港府及北京履行承诺,维护香港高度自治。
参与联署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洲、加拿大、瑞士、挪威、西班牙、瑞典等。英国政府官网亦有刊登声明。
声明批评,自《国安法》实施后,针对媒体工作者煽动叛乱的起诉增加,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中保障港人权利和自由的承诺。
声明提及,港府对《
立场新闻》记者和《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等的长期起诉,产生了寒蝉效应,香港传媒自我审查加剧,失去了编辑自主。
声明强调,「联盟」的成员国将始终捍卫媒体和言论自由,继续为那些仅仅因行使人权而成为攻击目标的人挺身而出。敦促中港当局遵守其国际人权承诺和法律义务,维护香港的高度自治。
前《立场》采访副主任、现记协主席
陈朗升29日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自己心态开始褪色,受身边人提醒才记得今日是《
立场新闻》停运两年的日子。
他还表示,这两年,其实大家不想听到的消息一直在持续、没停过。「呢一日已经唔算系令人最伤心同震撼(这一日已经不算是令人最伤心和震撼)」。
2021年12月29日,国安处出动200警力搜查《
立场新闻》的新闻室,《
立场新闻》前总编辑钟沛权、前署任总编辑林绍桐及前董事等被捕,《
立场新闻》即日宣布停运,网站没法阅览,社交平台文章及图片被删除。
其后,钟沛权、林绍桐及《
立场新闻》母公司被控「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相关案件至今仍未完成审讯。
[b]港股连续4年下跌 最后交易日险守万七[/b]
港股在29日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以微升3点「收炉」。纵观全年,
恒指累计跌2734点,跌幅近14%,亦是历来首次连续四年出现大幅下跌。
恒生指数在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中,收盘微升3.86点,收报17047点,成交金额港币751亿元。
同日,大陆
A股三大指数分别开低走高,最后以红盘封关。但是全年计,沪指累计下跌3.7%,深成指下跌13.54%,而创指跌幅更达19.41%。
这是自2011年以来
A股首次连续两年出现下跌趋势。
中央社引述分析师的看法指,
港股连续第四年下跌,期间未见反弹,反映出
港股低迷。
受中国经济表现不振、房企债务危机未除、外资流出,以及中美对抗等因素影响,「来年恐怕仍会在低谷徘徊」。
纽约时报报导说,香港曾经长期是有意投资中国大陆的外国投资人的桥头堡,但今年股市的表现几乎可以说在全世界垫底,并与美国股市的靓丽表现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曾以「西方政治偏见导致的误解」为由来解释香
港股市的糟糕表现。
但是纽约时报指出,今年是恒生指数连续第四年暴跌,在此期间香港被迫在政治上与北京保持一致,实施港版国安法等行动,严重削弱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纽约时报又指,香港失去北京曾经保证过的高度自治,让全球的投资者焦虑不安。今年随著基金及退休金账户管理员减少在香港的持股,几千亿美元的资金已经离香港而去。
香港IPO市场亦表现不佳,今年几乎完全没有举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很多跨国公司已停止在港安排新职位或雇用新雇员,十多家经纪公司也已经关门大吉。
此外,大陆危机深重的房地产业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困难,并将危机蔓延至香港。
-----------------------------------------------------------------------------------------------------------------------------
[b]化解当代最大威胁 帮助结束中共[/b]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