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出版行业,涉及国家及地方领导人的打字错误或排版错误被称为"政治事故",意味着可能带来政治性的后果。一方面,对读者来说,某些错误比如领导人排名顺序颠倒可能会被解读为局势变化;另一方面,这样的事故可能会导致相关责任人受到政治性的惩罚,比如社长或总编下台。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2021年发行量为346万份
"千万不要处理任何人"
事实上,印错领导人名字在所难免,也并非每一次都带来政治性的惩罚。但是,由于惩罚与否并非来自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或者其下属的心情。
例如,201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左下角,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名字被写成"温家室",事后网上传言处理结果是:该报"值班主任,正厅级降职,印刷厂副厂长、排版、设计等17人均因此事被处理"。随后,《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权在"两会"上解释说,该报并没有处理任何人--温家宝"很快给我们打电话说,你们这个错我看得出来,是五笔字型打字错了,总结教训就行,千万不要处理任何人"。吴恒权还说,
"中央给我们很宽松的环境。"
人们有理由推想:假如被"弄错了"或者"弄没了"的领导人没看出来是打字错误呢?假如"中央"没有给媒体"很宽松的环境"呢?不确定性正是专制社会的恐惧之一,也是统治者的维稳手段。
我曾经先后担任过几家报纸的值班编委,也就是在值班当日/周最终签字付印的负责人。避免包括误植在内的"政治事故"是签字之前最重要的任务。一些地方的宣传部门会给媒体印制领导人姓名、职务和排名先后的对照表格,相关记者、编辑、校对和值班编委人手一份,压在工作台上,反复查验。
"这样舔屁沟我很激动"
除了通常的误植之外,我们还被要求检查文章周边甚至报纸另一面的文字或者图片,避免让读者举着报纸对着阳光的时候,串联两个版面的内容,读出诸如"江泽民撒谎"、"李鹏是头猪"之类的信息。
2009年1月22日出版的《南方都市报》出了一个让很多读者“喜闻乐见”的"政治错误"。一篇报道深圳市委领导和外来工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文章中写道:"这样舔屁沟我很激动(会上),一首《祝酒歌》将活动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据称,记者原稿为:
"从来没有和这么高级别的领导一起吃过饭",外来工们都十分激动。校对员看见后十分反感,批注了一句话"这样舔屁沟",没想到排版员直接录入了。
报社只给予这位正直的校对员一些罚款处罚,而"这样舔屁沟我很激动"成为业内美谈。
人民日报放到县城和农村里,唯一的用处就是擦屁股。如果少了习近平三字,他就没机会舔人民屁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