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泽民当上海市长时﹐上海坊间就流传他是癞蛤蟆转世。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科学发达的直辖市﹐又是江发迹的地方﹐对这种说法人们不但不惊讶﹐反而很认同。1989年江进京后﹐许多北京人也都叫他“江大蛤蟆”。这或许是因为江泽民长的太像蛤蟆﹐也可能因为有“妲己闹朝廷”在先﹐狐狸精能转生成美女祸乱朝廷﹐那癞蛤蟆转生当上海市长也不算先例。
这吸入千年邪气的蟾蜍﹐乃水泽之民﹐某年某月某日投人胎转生到江苏省扬州市田家巷一个江姓富裕家庭﹐遂得名“江泽民”。
1﹒汉奸出身
江泽民的祖父是江石溪﹐父亲江世俊﹐母亲吴月卿。江泽民无兄﹐有一姐江泽芬﹐妹妹江泽南(泽兰)﹑弟弟江泽宽﹐在江氏家族中江泽民是长房长孙。
1915年﹐中医师江石溪在45岁当口突然弃医从商﹐后来曾受聘大达内河轮船公司﹐为驻扬州协理﹐生活富裕后迁居到有钱人居住的城内琼观街田家巷。
江石溪有子女七人﹐其中两人早年夭折﹔老六江世侯(即江上青)1928年参加了共产党闹革命的行列﹐1939年被乱枪打死时才28岁﹐留下同岁的遗孀王者兰和两个年幼的女儿江泽玲﹑江泽慧﹔老五江世雄文革六十年代末中风而死﹔老七江树峰是扬州大学教师﹐1993年11月在北京去世﹔老大江世俊日军侵华时堕落为卖国汉奸﹐成为江氏家族的耻辱。
不论谁当政﹐汉奸卖国贼都为人所痛恨。因而江世俊的儿子江泽民对父亲避之犹恐不及。江不但绝口不提亲生父亲﹐甚至在自己当中共总书记时﹐把情妇亲信都提拔成了高官﹐任他们大贪大腐﹐也不肯拉亲生兄弟姐妹一把﹐不与他们往来﹐几乎到了不承认他们的地步。
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到邓小平去世后才被揭示出来。邓去世后﹐江泽民三权在握﹐他迫不及待的组织了一个专门写作班子为自己写传记。这个写作班子在走访搜集资料时费尽心思﹑不辞辛苦也找不到江能服人的政绩﹐反而了解到其大量鲜为人知的不光彩一面﹐其中就包括伪造出身的问题。江泽民对这个写作班子非常恼火﹐命其立即解散。但人的嘴巴不上封条总有缝隙﹐江的丑事还是被陆续传了出来。
江泽民的父亲是江世俊。1940年11月汉奸汪精卫的日伪政府成立后﹐江世俊投奔南京﹐改名江冠千﹐担任南京汪伪政府宣传部副部长兼社论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中华日报》主笔胡兰成(张爱玲的前夫)手下一员大将。胡兰成与周作人并称当时国内最著名的两大汉奸作家。胡兰成离开中国后在日本出了本《历史的漩涡》﹐书中特意提及江世俊(江冠千)和他共事的历史。
为了让长子将来出人头地﹐江世俊不但送江泽民去学费不菲的扬州中学﹐还送他去汪精卫伪政府办的伪中央大学读书﹐而且从小就送他去学弹钢琴。那个年代正是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受苦受难之时﹐一般人连生计都难以维持﹐而这位阔少的父亲挣的大钱却是做汉奸换来的。江泽民没有辜负父亲的苦心栽培﹐不但弹拉跳唱﹐又歌又舞﹐还会京戏﹑越剧。
江泽民当政后曾回扬州祭祖﹐重修祖坟就动用了国库150万元。但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江泽民喋喋不休的只谈在他七岁时就死去的祖父江石溪﹐却小心翼翼的避免谈到为他苦心经营的汉奸父亲江世俊。
2﹒“烈士遗孤”
共产党讲究出身﹐动不动就问“阶级成分”。为了能够往上爬﹐从建立档案的那一刻起﹐江泽民就把比自己大15岁的六叔江上青的名字偷偷填在了“父亲”的栏目中﹐一来江上青闹过革命﹐二来已成“烈士”﹐盖棺不再犯错﹐所以保险系数达到了极限。江泽民就这么壮著胆把出身从“汉奸狗崽子”变成了“革命烈士子弟”。为此他往穷困的寡妇六婶王者兰家走动的勤了﹐手里总不忘拎着点礼物。
江泽民小学毕业后没考上著名的扬州中学﹐只考进江都县立初级中学﹐心中闷闷不乐。第二年﹐他凭借着父亲的关系转入扬州中学就读。后来又在父亲的周旋下﹐伪中央大学送给他一个名额。江泽民耳濡目染﹐已经开始熟悉官场后门的权钱交易了。不过让他扫兴的是﹐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是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不承认汪精卫伪政权﹐所以也不承认伪中央大学﹐对江泽民在那里的学历也不予承认。因为尽管美国人库恩在《江泽民传》中把江泽民就读的南京伪中央大学称为“江苏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但实际上那个真正最负盛名的中央大学﹐早已随国民政府迁到西南的抗日大后方去了﹐而南京这个所谓“中央大学”是汪伪汉奸政府后来拼凑起来的。
1989年﹐江泽民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江苏的南京大学在整理旧学籍档案时﹐发现这位江泽民于1943年至1945年曾在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中央大学就读﹐并找到了他当年的成勣单和贴有照片的借书证。南京大学校方十分高兴﹐校友会赶紧给江泽民发了一封“认亲信”﹐但江泽民迟迟没有回信﹐令他们大失所望。看来江泽民不仅对自己的出身讳莫如深﹐对自己的学籍也唯恐避之不及。
上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到江苏视察﹐特地访问了南京大学。南大校方在安排他的行程时﹐有意把江泽民过去住过的宿舍楼放在他的参观路线上。当江泽民走到这里时﹐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遥望当年的宿舍﹐若有所思。当时﹐所有的陪同者都停了下来﹐四周鸦雀无声。南大的领导没有胆量上前说一声﹐“这就是你当年在此求学的住处﹐现在仍完好无损”。江泽民也一改喜欢高谈阔论的习惯﹐只是出奇的沉默著……
江泽民出任国家主席后﹐出访时被称作“戏子”的本事都是当阔少时练就的﹐那时他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学弹钢琴﹑吉他等乐器。
而那时江上青的遗孀和女儿却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江上青次女江泽慧对《江泽民传》名义作者库恩回忆说﹕“在我11岁之前﹐我唯一记得的就是无尽的贫穷饥饿﹐家里没有多少粮食﹐有时根本连一点儿吃的都没有。”
江泽慧的话无疑把江泽民所有传记里的“过继”问题给否定了。1938年3月出生的江泽慧比江泽民小11岁﹐假定过继给死人也成立的话﹐那江泽慧在江泽民“过继”时才一岁。如果江世俊夫妇真如传记中所描绘的那样好心接济著弟弟的遗孀﹐为何江泽慧说11岁之前“有时根本连一点儿吃的都没有”﹖既然江世俊夫妇知道弟媳妇连孩子都养活不了﹐就应该收养那两个亲侄女﹐怎可能好事没做倒忍心把自己儿子送过去跟着一起“绝食”呢﹐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江泽民是江家的长子长孙﹐他还有一个姐姐江泽芬和一个弟弟江泽宽。在中国的社会伦理传统和子嗣继承规矩中﹐如果没有特别特殊的情况﹐长子长孙是不可以作过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