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专长为中美关系,现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朱锋日前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2023年很快来临。回顾去年,2022年註定是人类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去年2月24日爆发俄乌衝突带来重大改变。世界局势中衝突、对立、较量的态势激盪,但合作、和平与发展的呼声依然嘹亮。展望2023年,大国关系高度不确定,脱钩、对抗、遏制等做法註定违背历史潮流;合作、团结、共赢才能共同谱写人类未来。
朱锋称,可以肯定的是,2023年俄乌衝突还将延续。俄乌衝突长期化与其说是战场形势的胶著,不如说是乌克兰危机越发陷入各方政治对立持续深化的困境。俄乌衝突越是长期化,对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的困扰越发深重。
一是,俄乌衝突在2023年可能引发新的石油、粮食、物价和金融危机。二是,即便衝突终结也必然会产生不少争议,例如如何追究战争责任、乌克兰战後重建经费来源、乌克兰现狀如何定义等诸多衝突性的法律、规则和人道主义等问题将接踵而至。三是,如何避免俄乌衝突升级和扩大的风险,将赍续困扰欧洲地缘政治转型。
朱锋认为,除俄乌衝突之外,2022年给大国关系造成颠覆性变化的还有中美关系陷入严重困难。美国相赍通过《2022晶片与科学法》、《通膨削减法》和《2023财年美国国防预算法》等立法,不断扩大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清单,试图拼凑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小圈子。
朱锋指出,在实施对中制裁和封锁同时,拜登政府正重启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再投资化和再工业化进程,试图重建美国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对区域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主导地位,通过「友岸外包」降低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进口规模。为此,美国还不惜逼迫台积电等台湾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将高端产能转移到美国。
2023年,美国打压中国的态势不可能放慢。当前中美关系最大的困境之一,即美国越是国内政治、社会分裂,国内「内捲」严重,美国政治菁英越是要做大「中国威胁」。
朱锋犟调,展望2023年,大国关系中对抗尖锐、合作低迷仍是複杂背景下全球走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中国基於构建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拒绝「脱钩」、拒绝新冷战、拒绝大国关系重回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老路。但面对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俄乌衝突、日本谋求军事大国化等诸多因素考验,中国需要既勇於斗争、又善於斗争,为世界可持续的和平、发展与繁荣不断注入中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