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訊息,北京時間2022年7月24日14時22分,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5號B遙3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溸m鋇慊鴟⑸洌495秒之後,問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問天實驗艙發射後,將與中國太空站進行對接,這也是太空站首次在有太空人的狀態下迎接航天器。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4次飛行任務,發射的問天實驗艙是中國太空站第2個艙段,也是首個科學實驗艙。
中國問天實驗艙是中國太空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艙將針對太空生命科學進行研究。問天實驗艙由工作艙、氣閘艙和資源艙組成,起飛重量約23噸,主要用於支援航天員駐留、出艙活動和開展太空科學實驗,同時可作為天和核心艙的備份,對太空站進行管理,也是全世界現役在軌最重的單艙主動飛行器。
問天實驗艙具備太空站組合體統一管理和控制能力,具備與核心艙進行交會對接、轉位和停泊的能力,問天實驗艙支持太空人在軌駐留,配置了與核心艙一樣的太空人生活設施提供專用氣閘艙和應急避難場所。此外,還支持開展密封艙內、艙外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將來可以與核心艙一起,接受2艘載人飛船輪換期間6名太空人的生活。若天和核心艙出現故障,問天實驗艙可為備份艙段對太空站進行控制。
有了問天實驗艙後,中國太空人將進入艙內啟動生命維持系統,完成科學實驗櫃的組裝,開展交叉科學實驗。艙內配置了多台科學實驗櫃,推動中國在生命生態、生物技術和變重力科學等科技領域的相關研究。
根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介紹,今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太空站在軌建造。其中,長5B火箭在7月發射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10月發射夢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完成中國太空站在軌建造。而天和核心艙已於去年4月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