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熙是韩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从1963年至1979年,他连任5届(5-9届)韩国总统,统治韩国长达16年。
朴正熙认为韩国在独立后照搬西方民主的做法是错误的。他曾在其1963年发表《我与国家和革命》一书阐述此观点。
他认为在经济落后,工业生产水平低,传统文化势力强,农村存在大量文盲,城市存在大量失业和社会不满的韩国推行民主政治,只能被腐败的政客所利用,“政治党派通常都表现得极为腐败、堕落、胡作非为”。
在其统治期间,他奉行牺牲民主的专制制度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
共和党议员不顾新民党议员的静坐示威,在只有本党议员参加的情况下,仅用六分钟以记名投票的方式强行通过了宪法修定案。之后,在经过朝野两党一个多月的游说大战后,韩国就“三选连任”修宪举行了全民公决。
结果修宪案获得了65.1%的支持率而获通过,为朴正熙终身执政又扫清了一个障碍。
约翰逊派他的总统专机到汉城接朴正熙来美洽谈,朴正熙以总统身份再次出访美国,受到约翰逊的最高礼遇。约翰逊称朴正熙是“亚洲的伟大领导人”。
美国华盛顿市还将5月17日定为“朴正熙总统夫妇之日”
1961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0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朴正熙曾说:“当时我感到好像一个被窃空的家或是一个破产了的商行甩给了我,让我去收拾”
朴正熙将发展经济当做头等大事。1961年6月,他将主要经济决策部门合并成经济企划院,由一名常务副总理领导,全面负责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为监督经济日常运转,他还在总统府设立了经济秘书局。为集中和分配非常有限的金融资源,朴正熙对商业银行进行了国有化,同时组建一批专业化银行如韩国发展银行(1961年)、外汇银行(1967年)等。在他执政的1962-1979年间,韩国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速高达9.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82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1644美元,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1973年1月12日,朴正熙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我们将制定一个为期10年的国土绿化计划,还韩国一个青山绿水。”
1978年,韩国仅用6年时间就提前完成了绿化计划,共植树300亿棵,造林108万公顷,实现绿化420万公顷。
世界著名环境学者、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如是评价朴正熙在山林绿化上的贡献:“韩国的山林绿化是世界性的成功杰作,我们同样可以仿效韩国将全世界变绿。朴正熙是这个杰作的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