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醉丨夏天吃糟醉不“遭罪”
醉和糟都是以酒為媒,自來有“糟醉一家”之說。江浙滬地區不僅善用酒“醉”,同樣善用酒“糟”,如果說醉菜味清冽,那麼糟貨的味則是醇厚。
古人用糧食釀酒,剩下來的渣滓便是酒糟。江南自古為稻米產地,也是黃酒的故鄉,民間農戶都有釀米酒的習慣,加點紅粬就成了黃酒。江浙滬的香糟,正是以黃酒的酒糟制成。紹興人今朝有酒今“糟醉”,可真的到了吃糟食的時候,又格外地有耐心。
▲ 糟豬肉,紹興人的心尖尖。圖/網絡
不同於杭州、南京等地的濕糟,當地人將焯去血水的豬肉與少許黃酒燉熟,瀝幹水分時,擦上一層厚厚的鹽花,重復二日,再與酒糟密封放置七天以上,便得到了香糯不膩的糟豬肉,可當涼菜,亦可熟蒸,可做澆頭。
油脂豐厚、肉質細膩的帶魚,糟醉後糟香馥郁、揮之不去。而浸潤了秘制醉汁的糟香螺,清甜冰涼,鮮彈入味,足以喚醒夏日裡疲憊的味覺感官。
▲ 糟醉魚幹和糟毛豆,是紹興人夏日裡必備的涼食。上圖:攝影/曇花碎夢,圖/圖蟲·創意;下圖:攝影/影人讓龍;圖/圖蟲·創意
炎炎夏日裡,紹興人怎麼能少了糟毛豆呢。將毛豆莢洗淨了,兩頭一剪,取幾粒茴香,丟鹽水中和豆子一起煮著,等大火燒沸,濾去湯水,倒入糟鹵,酥糯的豆子讓坐在屋簷下乘涼的人,愜意油然而生。
就像浙江人把黃酒的酒糟制成糟鹵一樣,福州當地的青紅酒過濾之後留下的紅糟,也成為了福州菜系中最受歡迎的寵兒。
在福州,從家禽到海鮮,從炒菜到燒烤,上至官方大菜,下至街邊小攤,對紅糟的應用可謂淋漓盡致。閩江邊上的蟛蜞是當地老饕們的最愛,將獵來的蟛蜞洗淨調味,用生姜去腥、白糖提味,最後加入靈魂調料——紅糟。 石磨將蟛蜞碾壓至順滑,化身為餐桌必備的蟛蜞醬。不管是拌菜下面,還是用蜆子肉、螺肉等海鮮蘸食,都深得當地人心。
▲ 可蘸食各式海鮮的萬能蟛蜞醬。圖/《螃蟹的征途》
蟛蜞醬在福州人心中的地位,堪比東北的大醬、四川的辣醬,看上去平淡無奇,入口卻驚艷無比。
北方:海味生醃,最勾人的鮮味“涼涼”
據說,生醃是吃過一次就再也戒不掉的“溫情毒藥”。想吃生醃,除了大名鼎鼎的潮汕,還有一種來自北方的“海味生醃”,同樣值得加入“人生一試”清單。
大連的生吃,可按難易接受程度分為四級。
1.入門級:撈汁扇貝、撈拌螺片、熗拌海蜇絲。入門級的海鮮多為脆嫩的口感,只需快速過水即可成熟。加入最簡單的調味拌制,吃的是脆嫩彈牙中的鮮,菜品只是看著“生”,其實是熟的,作為入門級很好接受。
▲ 撈汁扇貝肉。圖/徐瓊
2.初級:生醃花蓋蟹、蝦爬子(皮皮蝦)、嘎巴蝦。生醃一般需要提前半天或一天醃制才能充分入味。花蓋蟹相比於其他品種的蟹體型要小、口味更好,適合醃制,一般醃制12小時-24小時即可。帶黃的母蝦爬子,醃制後的口味更好,醃制6-8小時風味最佳。
3.中級:生拌海參、海蠣子。遼參和海蠣子是大連海鮮的名片,產量多且優質,生拌可以將食材的鮮度最大化,口感冰爽Q彈。
▲ 上圖生醃皮皮蝦。攝影/amynapaloha/Getty Creative,圖/視覺中國;下圖生拌遼參,是遼寧人最愛的鮮味“涼涼”。攝影/春天青蛇,圖/圖蟲·創意
4.高級:生吃海膽、赤貝、海蠣子。生吃,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食材的觸感,同時也需要更大的勇氣。海膽的柔嫩豐盈,赤貝的脆嫩滑爽,海蠣子的浪味仙,當地人認為只有生吃才配得上如此極致的鮮甜,更生猛的還可以直接蘸辣根,鮮味直沖天靈蓋。
(友情提示:若是初次嘗試,盡量先從長得小的、看起來不那麼凶的入口,一定不會錯)
▲ 柔嫩馥郁的生食海膽。圖/視覺中國
與大連隔海相望的山東半島,對生吃的這口“鮮”同樣癡迷。
煙台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南鄰黃海,北瀕渤海,一些海鮮特產和大連相似,生醃對蝦、爬蝦(皮皮蝦)、梭子蟹是當地人的最愛。
▲ 夏日必備鮮味——醉蟹鉗。圖/視覺中國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青島紅島的生蟹鉗,用黃酒生醃,入口便是令人難以抵擋的極致鮮美。還有一種看著像一灘稀泥,名字叫末貨的小小蝦,據說身長只有五六毫米,也叫“納米蝦”,是海鮮捕撈中,細細過濾時漂浮的出的精華。
青島人習慣將末貨直接抹在饅頭上,無比鮮嫩的末貨,每一粒都是鮮活滋味的“小炸彈”,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天然蝦醬?“海鮮饅頭”了解一下。
▲ 每一粒“納米蝦”都是一粒鮮活滋味的“小炸彈”。圖/網絡
江河湖海,還可以“生”出多少吃法
“生吃”是人們對於新鮮食材的最高肯定,除了極具特色的北方生醃,還有很多不同地域的特色“生食”,就像酷暑中的“一劑良藥”,悄悄消解了心中不安分的燥熱。
在包郵區的沿海城市,幾乎家家都會做醉蝦,河蝦蝦肉質嫩、酒香濃郁,在生醉中人氣超高。而在西昌的邛海,“醉蝦”並不“醉”人。
▲ 肌如凝脂的醉蝦。 攝影/喜視多,圖/視覺中國
邛海的水質好,打撈上來的活蝦加入鹽、白糖、醬油、醋以及西昌本地的花椒面、海椒面、蔥花、姜粒、碎香菜、小米辣等拌勻蓋蓋,醃制10-15分鍾,待“撲騰”的聲音漸漸消失,打開蓋子,浮現在眼前的“醉蝦”肌如凝脂。
不加酒的醉蝦,吃的時候更需要勇氣。入口的微甜和接踵而來的酸味還未來得及散去,復合的辣味瞬間又霸占了整個口腔。
如果還覺得不過癮,就來嘗嘗螃蟹味的“冰激凌”吧。盤錦地處我國最北海岸線的遼河入海口,每年秋末,人們會把當季沒賣完的河蟹放回蟹塘,到了寒冬再拿出來。生鹵河蟹只需在室外的“天然冰箱”中冷凍一夜,就能擁有冰激凌般絲滑的口感。
▲ 盤錦凍螃蟹和潮州凍紅蟹。圖/《螃蟹的征程》
潮州還有一種凍紅蟹,選用的是體積較大的銹斑蟳(梭子蟹的一種)。將生螃蟹依次放入冰水、熱水、冷凍中,“忽冷忽熱”讓蟹肉中的水分子集結,形成鋒利的冰晶,解凍後會帶來更加緊實的口感。
泥螺,在寧波也叫“吐鐵”,生醉泥螺是當地人最愛的“下飯菜”。將處理好的泥螺用淡鹽水醃制半月,再加入紹興黃酒密封十日,即可放入冰箱冷藏。吃時只需用舌尖一斂,輕輕一嘬,殼肉就會分離。肥美的膏肉滑入口中,瞬間“溜”到胃裡,只留下一抹鮮美讓人回味。夏日沒胃口,趕忙嘬一口。不過生食雖鮮,食用還需謹慎。
▲ 輕輕一嘬,殼肉分離的醉泥螺。
無論是南方的糟、醉,還是北方的生醃,保留食物本真的味道,並通過醉、糟、嗆、醃等各種方式放大其鮮美,是古人的智慧與當下美食文化的碰撞,是人類從古至今從未放棄探索的“至鮮”追求。
今天,你“醉”了嗎?
還有哪些好吃的生醃熟醉?快來說說吧~
- END -
文丨蘇宸
編輯 | 蘇宸
封圖攝影 | 朱夢菲
*特別鳴謝 | 徐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