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maohu
- 时间: 2021-7-15 23:27原创:盖饭人物ThePeople
“只有在路上,我才是一个父亲。”
这句话是刘德华零片酬主演的电影《失孤》中的台词,也是电影原型郭刚堂本人的内心独白。
刘德华在听闻郭刚堂寻子成功后,也兴奋地发来了祝福,华仔脸上洋溢着真切的开心和喜悦。
从孩子被拐至今,整整24年。
24年里提心吊胆的每一天,郭刚堂的心情都在希望、等待、失望之间不停转换,个中心酸、煎熬、委屈、无助,用言语很难描述,旁人也很难感同身受。
终于,如今一切都尘埃落定。
好在儿子郭振还活着,过着正常的生活、上过大学,现在还是一名教师,郭刚堂和妻子的心总算落在了实处。
噩梦开始,郭刚堂独自踏上寻子路
1997年9月21日,郭刚堂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天。
在这天,他2岁的儿子郭振在山东聊城自家门前被人拐走。
得知郭家儿子丢了,全村的乡亲都来了,郭刚堂当场下跪:“帮帮我,帮我把孩子找回来”。
孩子刚刚走丢的20多天时间里,全村凡是出过门的乡亲,都三五成群地到外面帮郭刚堂找孩子去了。
郭刚堂给帮忙的乡亲每人每天发20元的生活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花了十几万。
原本,郭刚堂有两辆拖拉机可以拉料挣钱,郭振刚丢的时候,家里还有5万元的存款,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变卖的变卖,郭刚堂还负债近20万元。
这些欠债只是寻子之路的开始,郭刚堂有一个小本,上面记着所欠债务。
欠债也要继续找孩子,可没钱只能换个方式。
1997年底,郭刚堂骑着一辆摩托车,车后插着印有儿子照片的旗,独自一人踏上了寻子之路。
电影中,刘德华高度还原了郭刚堂骑车时的形象,从外貌到人物状态,都与郭刚堂很相似。
但现实中的郭刚堂要比电影中刘德华扮演的父亲更艰难。
全国23个省、3185个市县、13亿人,想在其中找一个2岁的孩子,如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郭刚堂第一站到了河北邯郸,为何去那儿?因为是来自一个相面先生的“指点”。
现在听起来可能有些荒唐,但在当时,郭刚堂走投无路,茫茫人海无从下手,没有任何头绪的他,只能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碰。
第一次骑摩托车走远路,郭刚堂完全没有经验,他骑了4个小时才到,到那之后却并无孩子的任何线索,他又失望而归。
此后,郭刚堂便拿着一张中国地图,一点点标注自己去过的城市。
从河北、河南到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市,他一天最多骑行16个小时,跑720公里。
这一路上,他不停地搜集各种关于走失孩子的信息,拿着印有孩子照片的广告纸边走边发。
电影中,刘德华还原了这样的场景。
面对陌生人,一个失子的父亲,无助却又满怀希望地将儿子的讯息发放给路人。
为了寻子,郭刚堂已经负债累累,又无法正常工作,接下来寻子的费用从何而来?
于是郭刚堂的妻子做了烙画的工艺葫芦让他带着,走哪卖哪。
但这远远不够,郭刚堂干脆沿途打工,做过建筑工、开过挖掘机,什么苦活累活他都能忍受,只要有了一点盘缠,他就立刻上路,再去寻子。
为了省钱,郭刚堂时常囤积一种方便面,7毛钱一包,加上一把军用水壶,这就是他的“干粮”。
吃的凑合凑合还能忍受,住哪呢?
住旅馆费用太贵,哪怕是最便宜的房间郭刚堂也舍不得。
为了“蹭住”,他选择住道观、寺庙。
实在找不到这种住处时,他就去住派出所、警察局。
但这些生活条件上的艰苦,跟他遇到的困难相比,微不足道。
-
-
第 2 楼 / maohu
- 时间: 2021-7-15 23:28骑车受伤险轻生,妻儿生活也艰难
一次,途经大别山时正赶上刮风下雨,郭刚堂只能推着摩托车走。
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一下子就把他吹倒在地,他脚下一滑摔了出去,好在他死死地抓住了防护栏,脸已经被磕出了血,右腿也悬在了悬崖边上。
彼时,绝望袭来的郭刚堂想松手,如果他跳下去,也许一切痛苦都结束了。
可是,“我死了,谁帮我找孩子?”
郭刚堂听到风呼呼地吹着印有儿子照片的旗子,仿佛是儿子在跟他说话:“爸爸,我不是一直在陪着你淋雨吗?”
这一刻,郭刚堂又鼓足了勇气,继续走下去。
可这一走竟然是24年!
这些年里,家里无人照拂。
郭刚堂年过七旬的老父亲还需外出打工,只为了能贴补家用。
他也没有时间安抚同样饱受失子之痛的妻子,家里的欠债更让妻子感到恐慌。
为了能让这个家不至于支离破碎,郭刚堂后来和妻子又育有两个儿子。
可在妻子再次怀孕临近生产前,郭刚堂返家却看到了令他心酸的一幕。
他看到妻子一个人站在厨房,用馒头蘸着酱油吃,那一刻,郭刚堂惭愧不已,他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对不起妻子。
除了妻子,郭刚堂还觉得他对不起自己的二儿子。
一次,郭刚堂返家,到学校探望二儿子,一直等到中午放学,他才看到儿子从饭堂买饭出来。
孩子买了两个烧饼,边走边把类似于辣条一样的东西夹进了烧饼里,随随便便就着吃了。
那一刻,为父的心又怎能好受?
看着别人家孩子端着排骨,而自己的孩子只能啃烧饼就辣条,郭刚堂的内心五味杂陈。
连三儿子也是早早懂事,没有父亲陪伴他成长,他却从来不埋怨,反而大方开解父亲:“爸爸,你不用管我,你去找哥哥吧,等你老了,找不动了,我替你去找。”
失望、误解、思念如鲠在喉
与物质上的困难相比,内心的煎熬才更让人痛心。
在寻子的路上,最让郭刚堂难以接受的,是一次次的失望。
24年来,他收到过无数条疑似儿子郭振的消息,每一次他都会认真比对核实,然后只身前往寻找。
可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2岁的儿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面对生父,对他来说远不及养父母的感情深,这也是让郭刚堂最心酸且最害怕的事。
一次,郭刚堂得到相关消息,对方的信息跟走失的儿子非常相像,耳朵较大,双手手指没有螺纹,郭刚堂立刻前往认子。
见到对方后,郭刚堂抑制不住情绪,直接走上去想解开对方的鞋带,看看他左脚脚面与小脚趾之间,有没有黄豆大小的烫伤伤疤。
但没想到的是,对方一把推开了郭刚堂。
正是这个动作,让郭刚堂突然醒悟,对于已经长大的儿子来说,或许自己只是个陌生人。
另外,寻子路上最大的阻力还来自于买方家庭。
他们在买孩子的时候,虽然也是过错方,可多年的家庭相处生活,他们跟孩子的感情已经很深了,谁也不愿面对生父突然找上门、孩子即刻远走的情况。
电影中,刘德华饰演的父亲,就被孩子的养母痛扇耳光,极力阻止孩子认亲。
现实远比电影更残酷。
郭刚堂已经数不清被骗了多少次,有时候有人打来电话给点线索,他刚想询问一下后面的情况,对方开口便是要钱。
还有一回,郭刚堂再次跟一个孩子比对DNA失败,他失望地从那户人家走了出来,可刚走几步,他突然回头给对方跪下了,带着哭腔喊道:
“你们一定要对他好,你们一定要让他上大学!” -
-
第 3 楼 / maohu
- 时间: 2021-7-15 23:29郭刚堂的内心承受了多大的委屈和煎熬,恐怕任何人都无法体会。
他有一个日记本,里面写满了对儿子的思念。
“孩子,你在异地他乡一定要乖巧听话,不要惹他们生气,不然人家会打骂你的。”
“孩子,你在家里爸妈舍不得打骂你,可在人家那里,别人会不会打你?但愿现在你落在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家”。
终于寻回儿子,现实不尽如人意
郭刚堂一路走得太艰辛了,可他寻子的毅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和帮助。
一天傍晚,郭刚堂摩托车灯坏了,他只能缓慢前行,可身后却一直有辆小轿车不肯超车,他警惕地上前询问,轿车司机指了指旗子说:“我看你是找孩子的,就想给你照个亮。”
这个举动何止是照亮了前方路,还温暖了他的心。
一路走来,很多人在郭刚堂的小本本上留下了鼓励的话语,正是这些鼓励,让郭刚堂在艰难时刻能得到片刻的宁静和鼓舞。
2019年9月,郭刚堂发起了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还通过了民政部的注册。
之后又借助直播软件继续寻子,他说:“互联网比我骑摩托车管用。”
这让他的生活渐渐回归正常,第十辆摩托车也被他放在了家中的地下室。
鲁豫到他家采访时,曾看到过带着郭刚堂全国寻子的那辆摩托车,车身斑驳,满载着苦楚和希望。
7月11日,郭刚堂在个人账号上留下了10个字:今天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没错,那一天在多地警方的帮助下,郭刚堂终于通过DNA比对找到了自己的儿子郭振。
24年了,郭刚堂这条寻子路终于走到了终点!
这个心酸的故事也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与儿子相认之后,郭刚堂再度发声,他希望儿子的生活不受打扰,也表示会跟郭振的养父母像亲戚一样走动。
对郭振的养父母如此包容,郭刚堂是大度的,他还专门给对方买了土特产送过去以示感谢。
虽然养父母也给予了郭振相对正常的家庭生活,可孩子和亲生父母缺失的亲情却永远找不回来了,当初买下孩子的他们内心不愧疚吗?
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网传郭振的养父母家距离郭刚堂的家并不远,甚至当年郭刚堂还到他们那里找过孩子。
电影《失孤》也曾引发全国热议,难道这对养父母真的对此毫不知情吗?
相比那些至今仍未找到孩子的家庭来说,也许郭刚堂还算幸运,可如果没有买卖,又何来这24年的苦苦找寻呢?
拐卖儿童的罪犯罪不可赦,买孩子的人本也不该姑息。
在恭喜郭刚堂终于阖家团圆之际,也祝福那些仍走在寻子路上的父母都能找到自己的孩子,迎来大团圆的美好结局。
#郭刚堂#、#刘德华#
作者:任意门
责编:Seven D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