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台湾经济日报十月九日社论, 谈的是王永庆长子王文洋日前透露有意参选台湾总统之事, 后来王文洋又否认出马, 但已吹皱一池春水. 国内朋友可从此文一窥台湾内部民情.
全文如下:
面对台湾2008年总统大选,台湾1,700万选民可从来未曾如此踌躇不决。踌躇的不止是泛蓝、泛绿两大板块的候选人,该投谁好;而是候选人出奇地令人失望,不知到底该不该投下手中那一票。
就在这个时刻,有「第三者」跳了出来,挑明了说:国、民两党党员合计不到百万,只是台湾选民的1/17,台湾人杰地灵,在剩下那16/17之中,难道就挑不出一个适合的候选人?做此说的企业家,不但被香港媒体透露,有意参选下任总统;而且恰在此时,又主导学者撰写一本新书,「重建美丽的台湾」,大胆擘画台湾经济重新出发的蓝图。对照过去马英九参选台北市长,直到最后一刻坦承其意愿之前,信誓旦旦地公开否认数十次之多,其考虑厥在时机尚未成熟,深恐一曝光即胎死腹中;则宏仁集团总裁也藉他人之口表示无意参选,应是英雄所见略同。
不过不论王永庆先生的这位虎子最后是否宣布参选,此事露出了许多玄机,颇值一参。
首先,企业家参选总统,尤其是动见观瞻,在台湾企业界颇有名气的企业家出马,在我们的民主政治史上,确是头一遭。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真正开始民选总统,也不过是20年之内的事。李前总统临危受命固然不算,即其正式参选总统,也是挟威权体制之餘威,胜之不武。直到2000年国民党分裂,推出两组候选人鬩墙,成全了形象清新、能言善辩的民进党候选人脱颖而出,才真正发散出民主选举的气息。
其次,在这短短八年之间并无企业家出马竞选,原因就更耐人寻味了。理论上,政治既是管理国家之事,则由精擅企业管理,尤其是经营企业集团卓尔有成者操刀,必然比其他或学理工,或学文法,乃至只懂搞政治的不学无术之徒高明十倍、百倍。
但在现实社会,经营有成的企业家,往往视其事业过於自身生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不暇,岂有閒工夫管理他人的杂事?因此,成功的企业家,十中之八、九,毫无参政意愿,不要说竭其全力竞选总统,连当个方面大员都要三顾茅庐、百般敦请,这麼多年,也只请出一个中华汽车的总经理而已。
除了全心投注事业,企业家面对官场,常有一股说不出的恐惧。平日裡即使无灾无殃,也可能有不测风云倏忽而至,让你应接不暇,搞得焦头烂额。因此,常奉「民不与官斗」的宝训之不足,还要两头烧香,乞求保佑,生怕有所得罪,为祸无已。同时,从外向裡看,官场中那一群群政治人物表面上酬酢往来、笑容满面,背地裡阴谋诡计、出手无情;怎是高坐集团宝座,只务实事求是的企业家所敢妄入其间,即使无知误入,能够全身而退已属万幸。
因此,有一个企业家,竟然若有似无地透露出有意参选总统,已大出人意料之外;何况又系出台湾最大集团,为经营之神的虎子,而且还中道遭贬,全靠自力另起江山,让人刮目相看?揆其原由,大概有如下数端:
第一,他虽为超级企业家之后,但与一般第二代不同,因缘而贬抑;因而原来集团再大,也与其生命无涉,新创的事业小有名声,到底还未成气候,不致无以割捨,反而成全他挥洒自如的空间。
第二,他被原来集团排拒,远赴他乡创业,必定艰苦备尝;对於无数到对岸拚搏,却无法得到母国的支持乃至关怀的台湾企业,其感受自至深至切;面对两岸本来应能开花结果的大好机会,却被政客玩成腥风血雨,当觉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种孤臣孽子的心情,会翻成对无耻政客的厌恶痛恨,远足以掩盖企业家对官场的憎恶与恐惧,而兴起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於是,台湾经济的纷乱低迷,政治环境的荒谬错乱,以及其家族内因感情纠纷而酿成巨变,反而造就出一个我国民主政治史上罕见的企业家参选的机缘。而且以其家学渊源,及於横逆中再创事业的才情与魄力,在今天台湾壮年企业家中也属凤毛麟角。如果真能在这一场民主选举中幸而胜出,对未来经济之发展、眾人之事的管理,应有不同於一般政治人物之处。
只是,台湾的民主选举早已失去其真正精神;两方人马都是作秀的专家、佈桩的高手,不断鼓吹意识形态令各自选民视对方为寇讎,造成你死我活的对立之势。在这样可悲復可怜的二分对立之下,要平白插入一个「第三者」,即令其为「天纵英明、槃槃大才」,恐怕也只能跑个过场,凑凑热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