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教授高野裕久(环境医学)等人的团隊在3日的国际科学杂誌网路版上发表实验结果称,若将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汙染物注入小鼠的肺部,促进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蛋白质会增加。共同社报导说,此前已有研究发现空气汙染与新冠死亡率上升存在关联,此次实验结果被视为弄清其机理的一步。
高野裕久的团隊收集了日本国内空气中的微粒,将500微克溶於液体注入小鼠的肺部。1天後调查其肺部细胞发现,促使病毒侵入细胞的「ACE2」和「TMPRSS2」这唡种蛋白质有所增加。尤其是在维持负责气体交换的肺泡形狀的「II型肺泡上皮细胞」中显著增加,唡种蛋白质较多的细胞比例通常为2.5%,但在注入细颗粒物後达到27~43%。
不过,此次实验是在一次性暴露在大量汙染物中的特殊条件下进行,这些蛋白质为何会增加也是未解之谜。该团隊表示要弄清人类生活环境与病毒感染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去年10月27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暴露於汙染空气中,会增加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全球因染新冠病毒而丧命的病例中,15%可能与空气汙染有关连。据该研究,长期接触空汙可能导致的新冠死亡率在法国为18%,这个数字在中国大陆上升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