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时,郎朗的父亲带他到了北京,准备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在丰台租了距离新发地不远的这么个破居民楼。在沈阳,郎朗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才华出众的小钢琴家,照片还上过报;在北京却什么都不是。BBC配图:

居民楼里耗子特别多,三家公用一个小淋浴间。郎朗的父亲夜里不睡觉,看着耗子,免得耗子咬郎朗的手。 BBC配图:

为了报考中央音乐学院,找了学院的女教授。郎朗和新老师见面第一刻起,就能感到她的脾气。BBC配图:

女教授没有耐心,待人冷若冰霜。她从没有说过郎朗有任何天分或潜力,她从来没有对郎朗说过一句赞赏的话。她说郎朗的演奏没有中心,没有音乐感。她还说,郎朗对音乐没有感觉,有的只是
疯狂的奇想。BBC配图:

后来这些年,各国音乐家的评语说明了郎朗之所以被世界范围认可,乃是出于在弹奏中融入了这些
疯狂的奇想
BBC配图:

中央院的女教授从来没有满意过。她会抱怨说:“少了些什么,”但她从来不说到底是什么,是哪里,“她对郎朗父亲说:“我已经决定不再教你儿子了。” “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子女是天才。绝大多数孩子都不是的。郎国任,你的儿子不仅离天才差得太远,他连进音乐学院的才华都没有。恐怕他是不可救药了。”说郎朗只配在二线城市沈阳报考,
还说郎朗长了个土豆脑袋瓜儿。BBC配图:

郎朗的父亲带他离开了北京,停止学琴半年多,后来,一件近似于奇迹的事发生了。郎朗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沈阳音乐学院的朱教授来看他,郎朗和她说的第一句话是问她我到底有没有才华。
“你当然有。”
“但是(中央音乐学院那个)老师不要我了。她说我钢琴弹得糟糕透顶。”
“郎朗,她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很快她就会认识到她的错误的严重性。”
@fufu@damnff@冰冰桑@本呐比经略@一条龙@老犯二@三文鱼@四季豆@星期五@pws07@坤朋@小茉莉@李玢@BC测量师@Calm@路人行
斥责朗朗是“土豆脑袋,难成大器”的这个老师,有人说她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钟惠,也有人说叫王婷。。

听说音乐老师很多都是那种打是疼骂是爱滴教育方法,一代代传承,老师和弟子之间滴联系和普通学校不一样。
北京,那一次,朗朗父亲和朗朗顶着雷暴和沙尘暴骑车去发脾气教授的琴房。在春天,强风把肮脏的黄沙从戈壁滩一直吹到北京城,我们浑身都会被沙尘覆盖着。雨一下,雨水就把尘土粘在他们的脸上和衣服上。虽然穿着黄雨衣,每次自行车骑过一个水坑,污水就会溅得满身满脸。等他们到的时候,浑身全湿透了,脏兮兮的。
朗朗父亲说:“教授,如果您让我们把身上弄干了,郎朗就可以开始给您弹琴了。”
“没这个必要了。”她说,她的声音比冰还要冷。
朗朗父亲问:“为什么呢?”
“我已经决定不再教你儿子了。”
死一样的沉默。
朗朗感到泪水盈满了眼眶。看到父亲的眼圈也变红了。
他说:“这我不明白。我的儿子是个天才。”
“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子女是天才。绝大多数孩子都不是的。郎国任,你的儿子不仅离天才差得太远,他连进音乐学院的才华都没有。我恐怕他是不可救药了。”
朗朗父亲争辩说:“但是教授,他赢过比赛,有关于他的各种报道。在沈阳他很出名。”
“沈阳不是北京。”
“您一定得再考虑一下,教授。我们全部的赌注都放在这孩子的才华上了。我放弃我的好工作,到这儿来住在一间小破房里,就是为了您能教他。”
“郎国任,对不起,但是我主意已定。现在,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朗朗还告诉了母亲一件不敢向父亲提的事。有一个女孩也在跟发脾气教授学琴,朗朗和她很要好,有时候会告诉她怎样练琴,向她演示技巧和练习。一天,那个女孩告诉朗朗,发脾气教授告诉她,说她认为朗朗没有才华。那个女孩还告诉朗朗,在音乐学院学习的沈阳老乡在背后说朗朗和父亲的坏话。
朗朗母亲沉默了一阵子。她最后对朗朗说:“郎朗,人是很复杂的。他人可以帮助你,也可以伤害你。有的人不喜欢看到别人成功。对此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不管他们,自己过自己的生活。我们继续努力,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不理会他们。”
朗朗说:“但我没办法不理会发脾气教授。我怎么着她都不喜欢。我担心她不想要我做学生了。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怎么能进音乐学院呢?”
“宝贝,你爸觉得她是个好老师。他懂音乐,他说她是个顶尖的老师。我知道她要求很高,但只要你继续练琴,不断提高,一切都会好的。我向你保证。”
路人行 写道: |
不知为啥?弹钢琴的人一定要装的与众不同?
|
因为他们是演奏家,演是一部分。视觉和听觉都要处效果
路人行 写道: |
不知为啥?弹钢琴的人一定要装的与众不同?
|
许许多多的国产电影电视剧里,演员装着会弹乐器,一眼就看出来那种装逼的样子,用镜头怎样粉饰渲染,都掩饰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