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出席2019年两会的习近平(美联社)
【希望之声2019年12月28日】(本台记者岳文骁综合报导)中共草木皆兵,网络清理不遗余力。近日有理科出身的网友在社交网络平台“知乎”提问,“如何彻底
清洗细颈瓶?”,疑似问题中的“
细颈瓶”被指谐音“
习近平”而犯忌。被知乎指责“违反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已将提问“
清洗”。
“知乎”是中国大陆知名的问答网站,许多网友们遇到了问题了都喜欢去上面求教,也总有许多热心的网友会予以解答。
综合媒体报导,日前一名从事化工研究的网友在“知乎”发问,想向其他网民请教“如何彻底
清洗细颈瓶”,因为他自己“做实验时老是洗不干净”。网民回答认真。有人说,“应该拿橡胶棒努力去捅一捅,只要一捅开,就好了“,也有人说“洗净
细颈瓶的标准,关键在于水珠不能成股流下”,还有人说“先加入水,不要混有甲烷,然后有活塞的封闭活塞,有瓶口的盖住瓶口,使劲震荡,就像狂风暴雨一样”。
然而被认为如此有探究精神的发问,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楼主发出警告说,“不要回答这个问题”,该问题随后即被删除。然后有回答问题的网友接获系统警告通知,称“您的回答受到牵连,知乎不允许发布违反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内容,问题‘如何彻底
清洗细颈瓶’由于违反知乎规范被删除。”
但有关的“敏感”内容,已经备份到其他平台。
对此,《苹果日报》引述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指出:“收紧网络空间,将一切控制在眼底下,是二十大前的准备功夫。”
刘锐绍认为,中国(中共)一向有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的传统,宁左勿右的潜规则,下级自然会做尽。
法广报导说,因自我审查已成大陆网络生存要诀,“知乎”所为也许不得已。但遭谐音的领导人是否会真的“胆颤心惊”?
报导指出,一个高度独裁的社会,民间为表不满,亦有指桑骂槐,声东击西的传统,比如六四时,北京随处可见大学生砸小瓶子的情景,小瓶与“小平”谐音,学生借着砸小瓶子,表示对最高统治者的愤怒。
时评人士袁斌在da纪元发文认为,
敏感词过滤是中共最常用的网络监控手段和工具,如果网管发现你的言论中含有
敏感词,他们就会删除你的言论。但究竟哪些词属于
敏感词,官方迄今没有公布过明确具体的清单。
袁斌文章说,现在“
细颈瓶”也成为中国最新的
敏感词,这是因为中共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恐惧,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不得人心,越来越害怕失去手中的权力,由此可见其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末日心态已到了何等可笑的地步。
更多请看 : git.io/5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