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美国「激光干涉仪重力波观测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简称LIGO),去年宣佈首次成功探测到重力波,被誉为「世纪发现」。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亦颁给促成这次发现的三大在世功臣,指他们引发「天体物理学革命」,「为观察太空最暴烈现象,提供全新方法,测试我们知识的极限」。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三名得主分别是美国的韦斯(Rainer Weiss)、巴里什(Barry Barish)和索恩(Kip Thorne),瑞典皇家科学院昨表示,是为表彰他们对LIGO和发现重力波作出的贡献。
爱因斯坦1915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将重力重新理解成物体质量令时空结构扭曲,令其他物体看似被一种力吸引。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他进一步引申到当有大质量星体加速运动,造成的时空波动会以光速向外扩散,称之为重力波。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但由於重力波从数以亿计光年外宇宙传来,到地球时太微弱,造成的时空差异不够原子核大小的几千分之一,连爱因斯坦也认为不可能侦测到。
不少科学家曾尝试挑战这「不可能的任务」,但都失败告终。
韦斯、索恩和今年3月逝世的英国科学家德雷弗,在1970年代中开始构思LIGO方案,将测距的激光干涉仪造成唡个数公里大的L型观测站,侦测重力波造成的微小长度变化。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LIGO原理讲来不算太複杂,但要製造堪称史上最精密的测距仪,涉及开发新的激光技术和新物料、建造四公里长真空管道和防止微小地面震动干扰等,所涉人力物力和技术要求,需数十年才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