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3月28日下午,“斷橋殘雪”石碑被潑紅油漆的事件陡然刷爆了朋友圈。截至3月29日早晨9點,事件進展如何?
景區公安觀點:肇事位置很奇怪,當事人應該有預謀和主觀動機
3月28日下午17時,記者聯系上景區公安負責人,第一句回復就是“奇怪”:“這個位置太奇怪了,一方面,人流量特別大,是屬於杭州景區的門臉位置;其次,這個位置屬於岳廟派出所轄區,幾米之外的蔣經國故居,也有公安的警務室,巡邏車也保持高密度巡邏,選擇在這個位置作案,實在是非常奇怪。”
相關負責人說,肇事男子已經被岳廟派出所控制,具體案情還在進一步了解之中。但是基於案情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期事件是有預謀,有主觀動機的。往“斷橋殘雪”石碑潑油漆,既涉及破壞景區游覽設施的文物破壞條例,可能還涉及刑事處罰,景區警方將充分了解事件相關情況,調取監控,聽取民意,按照相關條例處罰。
17時左右,杭州網記者趕到現場時,“斷橋殘雪”石碑所在的亭子已經被藍色布包圍起來,周邊彌漫著濃重的油漆味,有不少路人圍觀。現場有一輛裝了一桶水的清潔車,但穿著環衛服裝的清潔工人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開展清潔工作,具體怎麼修復,可能要等相關專家鑒定後才能進行。
現場目擊者描述:肇事者是青年男子,肇事後神情自若
“這多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杭州人是把西湖當寶貝啊,怎麼好這樣破壞!”在亭子裡唱歌多年的蔡大叔感慨。另一位孫先生回憶,潑油漆的男子並沒逃跑,而是神情自若地站在石碑旁,直到附近的保安和民警將他控制住。
據現場游客講,潑油漆男子看上去20多歲,自始至終表情平靜,靜默不語。
事件最新進展:浙大文保團隊連夜“妙手回春” 石碑“完璧”重現
3月28日深夜,岳廟管理處發布最新情況通報:
發生於28日下午3點45分的“斷橋殘雪”石碑被潑油漆事件,經過6小時的努力奮斗,通過浙江大學文物保護材料研究實驗室張教授團隊的“妙手回春”,采用專業試劑對石碑進行清洗,在對石碑本身不產生任何損壞的基礎上如願恢復石碑原貌,於28日晚9點37分撤除全部圍擋,重新與市民游客見面。
28日深夜 石碑恢復原貌
負責本次修復工作的,是浙江大學文物保護材料研究實驗室張秉堅教授,他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張教授表示,石質文物的清洗,本身就是他們的一個研究方向,但是這塊石碑的清洗工作還是持續了6個小時。
張教授說,這次的清洗,基本令石碑恢復了原貌,但是可能還有一些細小的地方,比如石頭的縫隙、微孔還存留一些油漆,可能還需要做一些後續的處理。張教授同時呼吁,希望污染石碑這樣的事情盡量少發生。
事件回放:
3月28日下午4時45分
景區相關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把亭子圍起來,藍色的幕布裡面,幾個工人正在現場查看情況。現場能聞到一種刺鼻的味道,工人說是甲苯。
3月28日下午4時左右
網友爆料,立在杭州西湖斷橋邊上的”斷橋殘雪“石碑遭人潑灑紅油漆,肇事的是個年輕男子,群眾反映,該男子身穿休閒服、手上還沾著紅色油漆,肇事後迅速被警方控制。
鏈接:西湖景區遭遇的惡意潑漆
2014年8月4日凌晨,一個穿白色上衣的消瘦男子,用紅色油漆狂噴西湖景區的12個景點。從斷橋到西泠橋,蘇小小墓、瑪瑙寺、省旅游局、蔣經國故居、斷橋、鐵路黨校、孫花翁墓、省廬、西湖博覽會博物館、秋水山莊、招賢寺、武松墓等共有12個位置的說明牌、宣傳牌等公共設施盡數“淪陷”。
“斷橋殘雪”石碑:原碑由康熙親筆題字
寫著“斷橋殘雪”四個大字的石碑,位於斷橋東端北側,原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巡游西湖、品題“西湖十景”、御書“斷橋殘雪”景名後,1702年勒石而立。現碑為1977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御題行書“斷橋殘雪”四字。
西湖景區管委會岳廟管理處工作人員說,單獨這個碑的話,因為是後期復原的,從碑個體來說,應該不算文物。但是“斷橋殘雪”作為文化景觀,統一打包,屬於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而這個碑刻是歸在“斷橋殘雪”文化景觀裡的,所以也應該屬於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西湖十景”都有專屬碑刻,十景中只有“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兩個碑刻是老底子留下的文物。
“蘇堤春曉”碑,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破壞斷為三段,後修補恢復。“曲院風荷”碑則是清代原物。另外8個碑刻,比如“斷橋殘雪”,都是在近幾十年間摹刻重立,除“三潭印月”碑外,都是康熙或乾隆御題。
連續蹲點幾個星期都沒遇上白娘子,情急之下就。。。: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