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後又一突破?丁肇中:快要找到它
2016-03-04 07:00:04 澎湃新聞 | 1條評論
前不久,引力波的發現引發世界一片狂歡,輿論也在討論:人類科學研究下一個重大突破會是什麼?
暗物質,這一被比作“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天空中的烏雲”,是否也會被探測?
3月3日下午,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東南大學名譽教授丁肇中在東南大學針對暗物質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講解。澎湃新聞記者旁聽了整個演講。
發現暗物質還需多久
尋找暗物質粒子、研究暗能量的物理本質、探索宇宙起源及演化的奧秘、結合粒子物理和宇宙學的研究,已成為21世紀天文學和物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什麼是暗物質?丁肇中教授給出了相應解釋:宇宙中90%的物質是看不見的,因為看不見,所以稱之為暗物質,“暗物質你不知道是什麼”。
在探測暗物質這一過程中,丁肇中團隊使用的阿爾法磁譜儀(AMS),可以捕捉暗物質的“信號”,進而探測到暗物質。
他解釋說,暗物質粒子互相碰撞的時候,能量又會變成普通的物質,比如說正電子和反質子,碰到以後就產生能量,能量轉化為質量,還有多余的粒子,因此可以被AMS精確測量,從而被確定為暗物質信號。
那麼,還要多久才能發現暗物質呢?丁肇中教授也作出了一個預估:“暗物質有四個特點,現在我們的團隊已找到三個特點,第四個特點要到2024年才能找到。那時候暗物質才算被找到”。
暗物質的發現有什麼用
那麼,暗物質的發現對普通人能產生什麼影響呢?
丁肇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120年以前,電磁被發現了,然後X光被發現了,當時大家覺得這完全是很神秘的事情,認為跟日常生活沒有關系。但現在電磁和X光影響整個人類的生活。”
“當時最尖端的科學,大家會覺得非常遙遠,現在大家用的手機就是應用當時最尖端卻不知道它意義的技術。”丁肇中說,“所以說人都是好奇的,因為好奇才了解宇宙是怎麼回事,這是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從一個發現到運用,應用以後,把人類整個生活都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