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报纸包裹厨余垃圾,扔进绿桶里。报纸上的五颜六色臭烘烘的油漆化作肥料,被吸收进蔬菜苗水果树的基因里,被猪牛羊和走地鸡吃进未胃里,将来渐渐会产生什么样的异变,谁也不清楚。
也许有人说报纸上臭烘烘的油漆没有铅,无害。。。那是您没见过世面,事先把自己套上了个凡是加拿大的东西就一定无害这么个教条框框。
先进国家并不都是臭烘烘的油漆,加拿大这样报纸上的油墨一摸就摸一手的落后现象,只有北美这里才有,因为这里的人不讲究卫生,比较落后,尤其香港来的移民从当年开始办的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什么的,都是一群秉承了英国叫花子文化的企业传统。。。世界上报纸油墨没有臭味也粘不到手上的多了,这方面加拿大一点也不算发达国家,反而看着像很落后的地方。
话说回来,那个绿桶计划,就是从高贵林开始的,也就是说从乡下人执政的乡下小镇开始的。然后陆续被大温地区一堆吃饱了没事干的政客采纳,给老百姓添乱,给卫生环境减分,太自以为是了。这种回收做法,让每一个纳税人增加了工作量,下班回来每天还得折腾这些破玩意,拿报纸包起来,再有些素质低的人让厨余垃圾流汤,洒在公共场所地上,招引虫子。
更令人不可理解的是,你个拙政已经让每一个市民增加劳动量义务为你分拣厨余,送到绿桶了,你非但不用减税的方式奖励市民,怎么反而以此为名目增加Utility Fee呢?这******算是什么执政理念啊?匪夷所思!
这种拙政应该取消,这种政客们都应该罢免。
这篇文章都可以送到某些华文报纸发表了,写的很好呀。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么?日本很早就垃圾分类了,而且分的特别细
西西里河 _BBCODE_WROTE: |
这篇文章都可以送到某些华文报纸发表了,写的很好呀。
|
姐信手写一段时评什么的,就比很多华文报纸上的要好。那些报纸上的文章,有太多标点符号都用的不正确,瞎断句,小学生语文水平哦。
但是他们都是熟人送钱,相互照应,作风不正。外人很难打进去。稿子送去也没人理睬。还有可能被他们自己人改吧改吧就发表了。
一屋猫 _BBCODE_WROTE: |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么?日本很早就垃圾分类了,而且分的特别细
|
只听说德国分的特别细,没听说其它国家还有把厨余也回收的,加拿大独此一号,农民!
关于油漆,同意楼主的观点。但关于厨余,垃圾分类总比不分类好。。。

和在温哥华开辟自行车道一样,环保的目的,产生的结果是更不环保。
实行厨余分装这几年,老鼠苍蝇蚊子几何级数增长,臭气冲天污水横流。绝对是环境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