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一开始就知道有错,然后将错就错,等已经发行了两天才recall,而且有意把recall搞得轰轰烈烈的,这势就造起来了。
然后recall是用email通知的,好多邮局压根就没看。真要想recall的话,应该设置系统让这个商品的条码扫不出价钱,虽然工作人员还是可以手动输入,但是至少所有的邮局就有警觉了。
现在大家去扫货,成果是好多邮局都还有。就本票而言,估计存世量有发行量的10%以上,或许到15%。这些卖出去的绝大部分都不会用于寄信,而且很可能是永远不会,这样邮局就白白赚了一大笔。
等正版的邮票重新发行的时候,那些想自己收藏的一定会去再买一套作为对比,而且也不会贴用,这样一来又赚了一笔。
四季豆 _BBCODE_WROTE: |
可能一开始就知道有错,然後将错就错,等已经发行了唡天才recall,而且有意把recall搞得轰轰烈烈的,这势就造起来了。
然後recall是用email通知的,好多邮局压根就没看。真要想recall的话,应该设置系统让这个商品的条码扫不出价钱,虽然工作人员还是可以手动输入,但是至少所有的邮局就有警觉了。
现在大家去扫货,成果是好多邮局都还有。就本票而言,估计存世量有发行量的10%以上,或许到15%。这些卖出去的绝大部分都不会用於寄信,而且很可能是永远不会,这样邮局就白白赚了一大笔。
等正版的邮票重新发行的时候,那些想自己收藏的一定会去再买一套作为对比,而且也不会贴用,这样一来又赚了一笔。
|
ㄧ般正规的大公司, 通常不会想要有负面的新闻发生
因为 reputation 是ㄧ项很重要的资产
error stamp 对 Canada Post 所产生的利益,绝对不会大於这次 recall 所产生的费用 + 负面的 国际曝光率
如果这招好用, CP 早就常常用了
哈哈
至少在Recall这个问题上,CP表现得很没有效率和执行力。小本票好像很泛滥的样子。
justsilver _BBCODE_WROTE: |
ㄧ般正规的大公司, 通常不会想要有负面的新闻发生
因为 reputation 是ㄧ项很重要的资产
error stamp 对 Canada Post 所产生的利益,绝对不会大於这次 recall 所产生的费用 + 负面的 国际曝光率
如果这招好用, CP 早就常常用了
哈哈
|
照片弄错不像名字写错那么糟糕吧~
大陆原来在把“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的时候,有一个邮品就干脆把国名英文翻译里面的“人民”也省掉了,结果就光复了
四季豆 _BBCODE_WROTE: |
可能一开始就知道有错,然后将错就错,等已经发行了两天才recall,而且有意把recall搞得轰轰烈烈的,这势就造起来了。
然后recall是用email通知的,好多邮局压根就没看。真要想recall的话,应该设置系统让这个商品的条码扫不出价钱,虽然工作人员还是可以手动输入,但是至少所有的邮局就有警觉了。
现在大家去扫货,成果是好多邮局都还有。就本票而言,估计存世量有发行量的10%以上,或许到15%。这些卖出去的绝大部分都不会用于寄信,而且很可能是永远不会,这样邮局就白白赚了一大笔。
等正版的邮票重新发行的时候,那些想自己收藏的一定会去再买一套作为对比,而且也不会贴用,这样一来又赚了一笔。
|
豆豆言重了。我觉得还不至于故意这么做。但是效果确实是促进了销售。而且这年头还用email通知,显得非常落后。
likemocking _BBCODE_WROTE: |
豆豆言重了。我觉得还不至于故意这么做。但是效果确实是促进了销售。而且这年头还用email通知,显得非常落后。
|
俺这个当然也是瞎说的,要真是故意的,肯定会留下会议记录什么的,那个捅出来才真是丑闻。
justsilver _BBCODE_WROTE: |
ㄧ般正规的大公司, 通常不会想要有负面的新闻发生
因为 reputation 是ㄧ项很重要的资产
error stamp 对 Canada Post 所产生的利益,绝对不会大於这次 recall 所产生的费用 + 负面的 国际曝光率
如果这招好用, CP 早就常常用了
哈哈
|
我也倾向于豆豆的意见
recall邮票对邮局系统来说成本很低,不能说为0吧。这和商家召回商品不同,商家那笔delivery cost可是海了去了,因为商家要来回的送货费。
至于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多的,比如说卖出10-15%。如果不召回,1%也是卖不出去的。这几样算起来也不少了,再加上更正的。。。至于名声,对这种企业,只能呵呵了。
错票结论:对收藏者有利(稀缺),对投机者有利(追捧),对经销商有利(卖出了),对邮局更有利(它是利润最大头),对媒体有利(有新闻题材)
只是那个破土堆旁边的百十号人吼两嗓子。who c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