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加西網
(加西網綜合)中國人,把用餐稱為吃飯,足可見米在中華飲食中的地位。一日三餐可以餐餐見米,這就是這種黃澄澄的植物種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它提供能量,帶來滿足,還有活色生香的富足生活,即使移民到加拿大,很多人依然是炊米成飯,這次就來看看加拿大超市能買到的大米種類到底有多少?
一般來說加拿大本身不產稻米,但超市當中也有一種加拿大出產的野米,英文名為wild rice,也被稱作為Canadian rice, Indian rice, Water Oats。千百年來,野米一直是印地安人傳統的重要食物來源之一。不過,嚴格意義來說,這是一種植物種子而不是大米。
加拿大湖野米生長在加拿大幹淨、清澈、冰冷、深深的湖中的菰草,不施肥、無農藥的天然有機湖泊米。是加拿大唯一的原生谷類,也是加拿大唯一以籽實型態生長的野草,每年八、九月野米都會結出飽滿的籽實,需駕獨木舟以人工在湖面采收,湖畔自設工廠烘乾處理去殼。
野米有“谷物中的魚子醬”稱號,產於五大湖區域,早先是印第安人的傳統主食。
黑野米不屬米科,而是一種草的種子,故又名菰米或冰湖野米,比一般白米長兩倍。
野米生長於清淨湖水中,不需洗,直接泡水五至六小時,泡過野米的水成黑綠色,不要倒掉、可連野米煮成飯、或是混著白米與糙米一起煮。未煮熟時呈黑色,米成炊後就變成咖啡色,外層爆開兼露出白肉,比糙米有咬勁,有木頭與茶葉的芳香氣味,其營養成分亦是五谷中營養成份最為豐富豐富。
過去一百年來,加拿大農人一直努力想在一些沒有野米自然生長的水體中栽種野米,但最後都宣告失敗。造成失敗的因素很多,諸如病蟲害、動物破壞、水流波動、水中化學物質等,也因此天然野米的價格比其他谷類要貴上許多。 加拿大生產野米的地區位於亞伯達省(Alberta)、薩克其萬省(Saskatchewan)、曼尼托巴省(Manitoba)、安大略省(Ontario)。
和中國一樣,加拿大也擁有龐大的食米人群。印巴人吃米,東南亞人吃米,中日韓三個東亞族群吃米,中南美洲人也吃米,就連原住民印第安人都喜歡吃中國蛋炒飯,若再加上嘗新獵奇的西人食米群,恐怕加拿大總人口中有1/4-1/3的人吃米。
下面讓我們跟著作者佟心的文章來看看加拿大超市可以買到的大米種類普及吧。
在華人超市最常見到大米品牌是富貴花、錦和國寶。這些米吃起來算是中規中矩,味道不那麼香,質地也一般,但也還算過得去。
首先,在英文裡大體上把米按照米粒的長寬比分成short grain, medium grain和long grain。一般來說米粒越短煮熟後的米越粘,可以基本上理解為中國說的粳米和秈米(粳米的米粒比較短,比較黏,而秈米米粒長,熟後比較松散)。
另外,一般來說長粒的米香味更濃。但這也不盡然,因為各個不同品種的米也會很大程度上決定它們的粘性,比如糯米,以及香味,比如印度香米。
為了便於描述,我就先按照short grain, medium grain和long grain來分類介紹:
Short grain:
市場上主要的就是日產的sushi rice了。從香味上來說,它和富貴花一行差不多。但這種米的米粒很圓,煮熟後相對粘性較大,當然也 不到糯米那個粘度。這種米價格相對較高,但是口感非常棒,可以買一小袋和一般的大米混起來煮飯。
另外還有一大類short grain是西班牙源的Arborio rice,有時也叫Calasparra rice/Bomba rice/Paella rice/Risotto rice. 米粒比一般我們常見的亞洲米種類都要大,米的香味不太一樣,具體我也說不太清,但是單獨做白米飯味道很不好,個人感覺甚至有土腥味,一般都要加入醬汁等等 做成燉飯(比如意大利燉飯risotto,西班牙燉飯paella,後面會具體進行介紹)。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