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通常缺少对他人的关怀。关心。。。。
白人比较有爱心,能收养各种孩子,黑的,黄的,白的。。。
Caribou 写道: |
是不是华人理解有误?
社会要求对同性恋的孩子给予关心,是对的。
要求同情心和平等的对待。
|
我对他们本来没有歧视,但发现宽容被利用了,他们要求的不仅仅是同情心和平等的对待,而是成为多数。当然,他们成为多数时自然不需要别人同情他们了。
正是因为他们的为之努力的政策让我对他们痛恨不已。
我也想过领养一个黑孩子,但也只是想而已,没有行动。还是爱心不够。
看了CBC前几天的第5感节目,越发不敢了。节目中领养的黑孩子要杀人。这父母送不走他,只好提供网络联系了一个佛罗里达的,转送了。CBC 采访,说他们犯法了。
Caribou 写道: |
看了CBC前几天的第5感节目,越发不敢了。节目中领养的黑孩子要杀人。这父母送不走他,只好提供网络联系了一个佛罗里达的,转送了。CBC 采访,说他们犯法了。
|
我也看到这个新闻了。收养孩子不是靠一时冲动,即使有持久的爱心,要把一个陌生的孩子变成亲人,也是挺挑战的。
关于LGBT,我相信这个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也许有些矫枉过正。
比如老外有些很极端的环保组织和动物保护组织,如果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科研的动物实验都不能进行。
Caribou 写道: |
是不是华人理解有误?
社会要求对同性恋的孩子给予关心,是对的。
要求同情心和平等的对待。
|
完全同意所谓的同情及平等对待。但是对于那张海报所表达的信息表示忧虑。
写道: |
2009年1月卑诗省教师联会的一个会议中派发一张海报,题目是「对於男同性恋、女同性 恋、双性恋、变性人及怀疑自己性别的态度进程(Levels of attitude about lesbians, gays, bisexuals, transgender and questioning)。
海报上有两条由下而上的楷梯,每一级写上一个对这些性取向的态度。由下而上,右边最底一级是厌恶,跟着是同情,接着是容忍。从容忍这一级就跳到左边楷梯的同一级,标誌着接纳,往上是支持、羡慕、欣赏、最高一级是庆典。
|
印象里在那里看到过这张海报的照片,就是找不到了。我能做到接纳,支持就不必了不支持也不反对。至于羡慕,欣赏和庆典,那究竟是想把我的孩子往什么地方带啊?如果周遭同学都已经是这个态度了,那异性恋的学生很可能就受到逆向歧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