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被禁止的用戶
- 時間: 2014-7-29 13:53揭秘四大民族英雄後代今何在
鄧家的後人多受先祖影響參加革命。鄧世昌大兒子承襲父職繼續供職於廣東水師。小兒子鄧浩乾曾供職於民國海軍部。
後一輩中,更是和先祖一樣與日寇抗爭。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在廣州的七位鄧氏後人中有六位投筆從戎,其中竟有五位(含一名女侄孫)畢業於黃埔軍校。據至今健在的鄧世昌後人中輩分最高的鄧權民介紹,他也畢業於黃埔軍校,並在畢業後和他的四個兄妹投入抗戰。
鄧權民說:“抗戰期間,最開心的時刻是在廣東博羅縣接受當地一支日軍聯隊的投降。據了解,鄧世昌直系後人分布在河北、江蘇等地,1918年在廣州出生的鄧權民祖父鄧佑昌與鄧世昌是堂兄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鄧世昌直系後人舉家搬遷到北方。
鄧權民說:“作為英雄的後代,應繼承先祖遺志,為建設祖國再立新功”,出於這種願望,1998年,鄧權民向中山醫科大學提出了捐贈遺體的申請,並得以接受。
鄧權民給兒子取名鄧浩然,他希望兒子一身浩然正氣。如今,他已經94歲,年紀實在太大,腿腳也不如從前靈活。他希望兒子能和他一樣,為鄧氏歷史傳承添磚添瓦。
兒子也不負所望,卻將所有的報道珍而重之,關於先祖的一切,他也希望能再傳承給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