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4月25日電 (記者 李彥國 賀寶慶)反映日軍審訊和虐待英美戰俘的3件檔案,近日被吉林省檔案館從關東憲兵隊檔案中發掘出來。
吉林省檔案館研究館員李秀娟介紹,這些檔案主要包括1944年日軍擊落美軍B29轟炸機後俘虜的部分戰俘名單、對戰俘的審訊記錄以及英美戰俘被管理、虐待的情況。
在鞍山憲兵隊《關於捕獲敵航空機搭乘員的報告(通牒)》中,記載了1944年日軍在鞍山附近擊落美軍B29轟炸機,包括機長在內共11人被俘。11名俘虜的姓名、年齡、官級、任務、出擊次數等都被詳細地記錄下來。鞍山憲兵隊立即對這些俘虜進行了審訊,四十多頁的審訊記錄被保存。
此外,檔案中還記載了美國戰機來襲之後,進行的單機偵查、出擊與潛水艇之間的關聯性、第二〇轟炸隊的編成、補充狀況、精神斗志以及調查美國俘虜的感想等情況。
李秀娟介紹,從1942年11月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日軍將太平洋戰場上俘虜的美英等國家的戰俘,從菲律賓乘船運送到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內的“奉天俘虜收容所”。在這所戰俘營裡,先後關押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官兵共2000多人。在關押中,這些俘虜先後被安排在奉天的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滿洲帆布株式會社等企業做工。這些俘虜遭到非人的虐待,如毒打、體罰;飽受了疾病、饑餓、寒冷等惡劣的境遇。據不完全統計,大約240多名戰俘由於各種原因死在那裡。
奉天憲兵隊《發現並處理俘虜將校對防諜不利手記的報告》中,記載了1944年英國俘虜陸軍大尉霍奈·羅伯特((Forner·Robor,俘虜號碼30號)在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勞動期間,用詩歌的形式記錄了英美戰俘在“奉天俘虜收容所”的情況,美國陸軍中士威廉·威爾塔((Wheeling·Welter,俘虜號碼1005號)為其打字。詩作被奉天俘虜收容所看守人員發現,被譯成日文保存在檔案中。詩歌用諷刺的語言,描述了收容所當時的俘虜人數,戰俘被囚禁、強制勞動和被虐待的情況。
發現詩作以後,“奉天收容所”立即向奉天憲兵隊報告。奉天憲兵隊馬上突擊審問羅伯特和維特。最後做出處理決定:鑒於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對俘虜警戒監視不徹底”,將會社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招至收容所,給予警告;同時給兩名俘虜以懲罰。
李秀娟介紹,從“奉天俘虜收容所”編著的《俘虜人員名簿》中查到,在威廉·維特的名字後面,有“重謹慎5日”字樣。“重謹慎”是禁閉的一種,令其單獨坐在自己鋪位的固定位置上,不許亂動,不許說話,在那裡反省5天。
李秀娟說,為了掩蓋虐待戰俘的罪行,日本戰敗時,奉天俘虜收容所將有關英美戰俘的檔案作為機密文件第一時間銷毀。目前,記載當時奉天俘虜收容所戰俘情況以及收容所管理制度的檔案極為稀缺。這些有關英美戰俘的檔案價值珍貴,對於開展二戰期間英美戰俘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