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和一些朋友们闻风也去参加了这个社区讨论会,听到了加拿大当地人的声音,家庭住在 RICHMOND 四代的一位社会活动家KERRY女士,感到大量的店铺没有使用英语,使得本地人在自己家园有被排除之感,她和其他非华语居民多次上书并试图与华人商业界沟通,有些政客害怕失去华人选票而躲避这个题材,她们提出抗议者甚至被一些人冠与“种族主义者”的恶名,她说我愿意与华人社区沟通,可是我不会中文,我愿意在自己社区购物,可是我不懂中文广告,我们在自己的社区成为少数民族,在RICHMOND华人占百分之七十,以前的香港邻居和我们相处的还不错,那些久居在此的移民,或是第二代或几代在此的华人和我们是一样的想法,我和他们分享着一样的忧虑,怎么我就成了种族分子?现在来的一些很富有的新移民似乎不想学英语,也没有学习英语和融入主流的愿望,而是自成一统,创造出一个华人隔离区,我为这种前景担忧。
附带一提,这位女士的祖父一九二零年是RICHMOND 的市长,看来积极参政的热情是她家族血液中的传统。持有她的观点的人大有人在,包括其他少数民族,这的确值得华人正视。
附件是本地人支持她的论点的照片实录,我们在大量移民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也要保护我们后代。一百多年前的先侨们以自己的刻苦勤劳节俭赢得其他种族的尊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可不能前人张狂,后人遭殃。我三十年前移民来此时,处处听到夸赞华人的声音。最近几年听到的逐渐变成“中国人太聪明,TOO SMART." 这个TOO绝对是贬义词。”“一批中国人不愿扎根在此,只是花钱买个保险,享受资源,不作贡献。”
“移民监”这个词不是大陆人发明的,早在二十年多前,就曾在本地媒体掀起波澜。我记得作协文友,香港移民作家潘明鑫就曾痛斥此说,“如果这是监狱的话,世界上哪有这么美丽的监狱。”
已故前BC总督香港移民林思齐博士也曾在一九八八年维多利亚总督府接见作协一行人时谈到,我有幸在场聆听,如果你不爱一个男人,却为了他的钱而委身于他,这是妓女行为。如果你不爱这个国家,只是为了得到家庭保险和好处而利用这个国家,不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只是索取,岂不与前者无异。他特指的是港台富裕移民的行为,也值得今天的大陆移民思考。
曹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