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僑報
舊金山華裔移民米雪賢(Xue Xian Mi,音譯)和她的丈夫將在舊金山市田德隆區(Tenderloin District)的廉價單人房旅館(SRO)度過晚年,夫婦兩人分別住在不同旅館的出租單間裡。
據新美國媒體(New America Media)報道,今年74歲的米女士住在安東尼婭莊園旅館(Antonia Manor),她的丈夫、83歲的王玉潭(Yu Tan Wang,音譯)則住在另一家旅館——亞歷山大住所(Alexander Residence)。這兩家旅館相隔一個街區。
夫妻兩人都受過良好教育,曾在天津市從事體面的工作。移居美國之前,米女士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而她的丈夫則在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工作。
王氏夫婦之所以決定移居美國,是想和自己的小女兒團聚,他們的大女兒則在中國生活。小女兒曾在波士頓求學,現在在灣區工作,是一名財務分析師。夫婦兩人懷揣著對加州的向往,夢想著在這裡安度晚年。
起先,他們和女兒一起居住在加州弗裡蒙特市(Fremont, Calif.),生活快樂。然而,王先生在75歲逐漸顯露出老年癡呆症的症狀後,事情發生了改變。因為女兒沒有太多時間照顧他們,老夫婦越來越覺得自己成為女兒的負擔。另外,米女士的儲蓄有限,她大部分儲蓄都“扔給”股市了。
住房費用太高
在入住廉價單人房旅館前,王氏夫婦找了很多房子,包括專業養老機構,但這些地方價格太高,他們根本負擔不起。通過華裔社區介紹,他們了解了中心城市(Central City)地區的廉價單人房旅館。這種旅館配有管理師,這些管理師可以為住戶提供必要的生活幫助。
打定主意以後,王氏夫婦希望在這種旅館找一間一居室,但幾乎沒有廉價單人房旅館能提供這樣房間。經過兩年的等待,2007年,亞歷山大住所通過了王先生的申請。該旅館獲得聯邦政府的補貼,安置低收入老人,房租不超過住戶收入的30%。
2009年,米女士也獲得機會入住安東尼婭莊園旅館,這家旅館專門為那些獲得聯邦住房補貼的居民提供住所。2007年至2009年間,雖然米女士和女兒居住,卻經常前往市裡看望丈夫。
夫婦兩人居住的旅館條件有些差異。米女士的旅館雇有一名社工,可以說中文和英語。王先生的旅館則在單間配備一個小廚房,但旅館沒有社工,目前正在招聘工作人員協助住戶的生活。
每月生活費900美元
每月,米女士可以獲得900美元社會安全補助金(SSI)。雖然房租不到300美元,但剩下的錢也非常有限,要花在雜貨店、藥物和看牙上。米女士承認,她的經濟負擔非常重。
閱讀全文
即然美國不好, 為什麼不回國去呢? 你在自已的國家生活了幾十年,有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總比在異國它鄉好吧!
其實美國這種低收入的人,不能自理的人政府都是有很多幫助的,中國的媒體經常只會誤導你們
其實比起很多人都不錯了,他們起碼沒有不安定感。
老人需要用的錢不多,不少老人家的錢是拿來買六合彩的,所以中獎的常常是他們。
當然如果這是加西村會更好。
在天津市從事體面的工作。移居美國之前,米女士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而她的丈夫則在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