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此:
www.tianya.cn/publicfo...2102.shtml
。。。。
三.投靠日本間諜
1926末至1927年是魯迅一生最關鍵的轉折點,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他從一個對日本的崇拜者完成了徹底投靠的過程。
自從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猖狂侵略:1915年一月,日本提出
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三月侵占沈陽;1919年日本在巴黎和會上提出侵占山
東,全國掀起抗議浪潮,爆發五四運動;1926年日軍炮轟塘沽,導致了“三一八”慘
案。日本帝國主義滅亡中國的野心已經路人皆知,人人痛恨了。然而,1927年,
魯迅離開廣州後,於10月3日抵達上海,入住虹口地區的日租界內。早在1870
年,日本人開始僑居虹口地區,同年該地區被非正式納入公共租界管轄范圍。
1898年日本參與租界管理。1910年,虹口地區日僑人數超過其他各國僑民,位
居第一。
1916年,日本巡捕接管虹口地區治安事務。1925年6月9日,日本派遣海軍陸戰
隊入駐虹口地區。所以,魯迅入住虹口地區,是住進完全被日本勢力控制的范圍
之內了。魯迅在1926年發生的“三.一八”慘案後,四月十二日發表了一篇題為
《紀念劉和珍君》的文章,對劉和珍的死,尤其是劉和珍對自己崇拜,似乎悲痛欲
絕。文中居然有這樣的文字來說中國:“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
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凶殘,一是流
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而此後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中國軍人的
屠戮婦嬰的偉績”,“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等等中國人是具有最壞的惡意
的,中國的文人是陰險的,中國軍人是屠殺婦孺的凶手,整個中國是個似人非人的
世界。——還有比這更壞的國度嗎?最後,魯迅說,“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
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斷言
中國是衰亡之民族了。可是,說到“沉默”卻有點兒莫名其妙。師生和社會各界紛
紛起來舉行聲勢浩大的游*行抗議了,怎麼還能說是“沉默”?如果,說是“沉默”的
話,那只是魯迅自己——一個死抱住職位的北洋go-vern-ment內的小科長。
問題的關鍵是,劉和珍他們為什麼要去請願呢?事實上,劉和珍和學生們去請願
是為了抗議日本帝國主義炮轟我塘沽的,然而,文中卻沒有一字譴責事件的罪魁
禍首——日本軍國主義,通篇文章只罵臨時執go-vern-ment,對日本鬼子卻無
半點不敬。光罵為虎作倀的奴才,卻不罵主子,也夠意思的了。盡管如此,還是深
怕造成日本方面的誤會,幾個月後,急急忙忙拋出了《藤野先生》一文,詳述了自
己對日本恩師深切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在全中國對日本侵略野心極度痛恨的時候,居然有個中國人出來說這番
話。日本的諜報機關很容易嗅出,向他們獻媚信號,這樣的人在當時是實在太少
了。魯迅的努力沒有白費,不久,一個叫清水安三日本人,把魯迅推薦到上海的內
山完造那裡。有了清水安三的推薦,魯迅於1927年10月3日到達上海,僅隔了一
天,10月5日就到日本人內山完造開設的書店去“買書”,此後,又在8日和10日兩
天繼續到內山書店,而在12日,一天之內竟兩次造訪內山書店。而且,買好書後
並不離開,坐在沙發上喝茶抽煙,要書店把書送到他家裡,顯然是在等待老板出
現。內山完造經過觀察後,確認魯迅有高度誠意,於是出現了。魯迅如願以償的
接上了頭。以後,內山完造在書店裡專門為魯迅准備一張藤椅,放置在隱蔽角落,
以避人眼目。魯迅則幾乎天天都躲進內山書店。1976年,清水安三在《我懷念
魯迅》裡說:“我向好多人說,在上海要是想會見魯迅,四點左右到內山書店就可
以碰到。”這裡的所謂的“好多人”,當然都是日本人。顯然,魯迅可以在這裡每天
很方便與日本人“友人”頻繁接觸。而如果在自己家中頻繁出入日本人,顯然會引
起極大嫌疑,而作為一名學者去逛書店則名正言順,天衣無縫的安排!
那麼,內山完造是何許人也?1934年《社會新聞》第七卷第十六期刊登一篇短文《內山完造底秘密》揭露道:“內山完造,他是日本一個浪人,在家鄉以販賣嗎啡等違禁品而曾被pol.ice監禁過,因為不容於故鄉,流浪到中國來。他初到上海時,曾帶了二千元,在上海經營書店事業。但因為狂嫖濫賭(他很喜歡中國的牌九),把二千元花得幹幹淨淨。單是書店的事業,眼見不能維持,幸而他神通廣大,在領事館pol.ice署中找到了一個偵探的任務,每月支二百元的薪水。那時,他的任務是專門偵探留滬日人及朝鮮人、台灣人的政治活動。一九二五年五卅運動起,日本外務省加緊注意中國的事情,於是內山完造由領事館pol.ice署的小偵探而升為外務省駐華間諜機關中的一個幹員了。為要使他的偵探工作發展起見,外務省曾提供了約五萬元的資本,給他擴充內山書店,使他的書店由魏盛裡小房子搬到施高塔路的洋房裡,而且在北四川路開設了漂亮的支店了。一二八戰事發生,他更忙得厲害,成了皇軍一只最好的獵犬。…施高塔路的內山書店,實際是日本外務省的一個重要的情報機關。”僅是一篇普通文章,不一定可靠。但是,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占領上海和南京以後,內山完造居然替皇軍代為管理商務書館等中國財產。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又成了上海數十萬日本僑民的民選首領,這些都很能證明內山完造確實是一個很有背景的日本間諜。當時,日本派遣了大量間諜到中國,策劃地圖,刺探軍事情報,收買漢奸,以至於抗戰初期,對我方軍事行動了若指掌。1934年5月上海《社會新聞》還有一篇短文說,魯迅與
日本間諜內山完造關系密切,是“樂於作漢奸矣。”內山完造是日本間諜,魯迅與
其交好,未必就是“樂於作漢奸矣”。證明魯迅是否“樂於作漢奸矣”需要關鍵性的
三點證明:一是,魯迅是否知道內山是間諜?二是,魯迅是什麼時候知道內山完造
是間諜的?三是,魯迅在認識內山完造後,有沒有危害國家的言行?
這方面我們不妨先看看魯迅自己的說法。魯迅在其1933年出版的《偽自
由書》的“後記”中講到了內山完造。事情的起因似乎是,一次他和幾位中國文人
去內山書店,由於內山完造對中國文化出言不遜,一位文人後來對此予以公開揭
露。按理,內山完造在作為一個老牌間諜,不至於犯侮辱對方國家的如此低級錯
誤,很可能他是在拋出探測氣球,試探對方的反應,物色是否有可以網羅的對象。
魯迅此段文字就是針對那位中國文人的文章的,其目的顯然是想撇清自己與內
山的關系。魯迅這段文字可以說是絕妙的奇文,我們將其中相關的三段話列在
下面:
1.“內山書店是日本浪人內山完造開的,他表面是開書店,實在差不多是替日
本go-vern-ment做偵探。他每次和中國人談了點什麼話,馬上就報告日本領
事館。這也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了,只要是略微和內山書店接近的人都知道。
”——魯迅的這段話表明,他對內山的間諜身份一清二楚;
2.內山對魯迅和同來的中國客人說:“中國的事都要打折扣,文字也是一樣。
‘白發三千丈’這就是一個天大的誑!這就得大打其折扣。中國的別的問題,也可
以以此類推……哈哈!哈!”
“內山的話我們聽了並不覺得一點難為情,詩是不能用科學方法去批評的。
內山不過是一個九州角落裡的小商人,一個暗探,我們除了用微笑去回答之外,自
然不會拿什麼話語去向他聲辯了。….我們除了勉強敷衍他之外,不大講什麼話,
不想理他。因為我們知道內山是個什麼東西,而我們又沒有請他救過命,保過險,
以後也決不預備請他救命或保險。”——魯迅此段話表明,他不僅確信內山是間
諜且人品不佳,並且,表明自己不屑於與這樣的人物為伍,劃清了界限;
3. “至於內山書店,三年以來,我確是常去坐,檢書談話,比和上海的有些所謂
文人相對還安心,因為我確信他做生意,是要賺錢的,卻不做偵探;他賣書,是要賺
錢的,卻不賣人血:這一點,倒是凡有自以為人,而其實是狗也不如的文人們應該
竭力學學的! ”——這段話又說內山不做偵探了,還要號召文人們竭力學他。
前面1、2段文才說過內山是偵探,3段又說他“不做偵探”,“不賣人血”,才說
過他是“什麼東西”,後文卻說文人們應該向他“竭力學學”!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
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的狂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來。由此可見,魯迅對內山
的間諜身份早就是一清二楚的,因為,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了。那麼,魯迅是什麼
時候知道內山是間諜的呢。我們可以從魯迅從廣州到上海後的舉動可以分析得
出結論。魯迅才到上海不到十天的時間內就先後5次造訪內山書店,而且,最後
一次,見不到內山就賴在書店不走。任何人都知道,一個人要搬家,有大量的家務
事要處理,尤其是一個文人,光整理書籍就的忙上好幾個星期乃至幾個月,如果,
內山僅是一個普通書店老板,沒有什麼特殊背景的話,魯迅會這樣急吼吼嗎?所
以,可以肯定地說,魯迅在來上海之前,就知道內山是個有過硬背景的人物了,而
這種背景當然是日本方面的。魯迅是來投靠來的。
至於,魯迅為自己辯白所說的:“至於內山書店,三年以來,我確是常去坐,檢
書談話,比和上海的有些所謂文人相對還安心,….。而我們又沒有請他救過命,保
過險,以後也決不預備請他救命或保險”真是欲蓋彌彰的天大謊言了。魯迅何止
於僅僅是去翻翻書,魯迅全集中收錄了大量他與內山的書信來往,就是鐵證。而
且,早在此前的1930年,魯迅就避居在內山書店達一月之久。1931年 “一•二
八”爆發滬凇戰爭,魯迅又舉家避居內山書店。另外,魯迅由經內山完造介紹了一
位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從此,此人就成了魯迅全家的家庭醫生。此人曾經是日
本陸軍軍醫,隨軍到過中國和朝鮮,退伍後到上海開設醫院。他是日本退伍軍人
組織臭名昭著的軍國主義的“烏龍會”的副會長。魯迅通過內山完造的安排,把自
己全家的生命健康托付給了這樣一個軍國主義者。怎麼是“我們又沒有請他救
過命,保過險,以後也決不預備請他救命或保險”?我們再看看魯迅在結識內山完
造後的種種表現。在內山引薦下,魯迅會見大批日本人士,僅1931年,通過內山
介紹,魯迅結識的日本人就有:金子光晴、前田河廣一郎、室伏高信、長谷川如
是閒、鈴木大拙、橫光利一、林芙美子、新居格、武者小路實篤、長與善郎等
等。在多年會見的日本人中,有很多背景特殊的人,例如,松本重治是日本近衛首
相的智囊團人物,後來參與策劃了汪精衛投日。內山完造還多次邀請魯迅去日
本訪問,療養等等,而邀請方大多是有背景的。在此期間,魯迅還多次與日本人聯
合舉辦文化活動。又是往日本人“婦女之友會” 演講,又是為日本人增田涉講解,
又是請日本人內山嘉吉教學生木刻術,親自擔任翻譯,忙得不亦樂乎。
魯迅在與內山接上頭後,有關激烈詆毀中國的文字,就由日本同文書局出版,
凡日本書店均有出售,獲得豐厚稿酬,而由於治外法權,中國go-vern-ment對他
無可奈何。中國人把不顧民族利益,投靠異族的行為稱之為“認賊作父”。難道魯
迅不怕人罵嗎?魯迅確實不怕人家罵,根本看不起包括愛國心在內的中國的傳統
道德,他的骨頭是“最硬”的。有了藤野提供的精神支持,有內山提供的物質條件,
有日本海軍陸戰隊提供的安全保障,在大日本帝國三位一體的全方位庇佑下,可
以放膽幹了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占領東三省,千千萬萬中國人被迫
離開家鄉,流浪到關內,愛國歌曲《松花江上》就是反映流浪到關內的民眾的痛
苦心聲的。日本的赤裸裸侵略行徑,不僅全中國人民義憤填膺,也被國際社會一
致譴責,當時由43國組成的“國聯”中的42個國家,表決承認中國擁有滿洲主權,
只有日本反對,日本不得不退出國聯。然而,魯迅對日本的這種野蠻侵略居然不
寫一字予以譴責。1932年1月28日,日軍悍然發動“一二八”事變,炮轟上海,日
本浪人、民兵在上海大肆殺人放火,日本浪人闖入東方圖書館縱火,東方圖書館
的全部藏書46萬冊,包括善本古籍3700多種,共35000多冊,全國最為齊備的各
種志記2600多種,共25000冊,全部燒毀,當時號稱東亞第一的圖書館一夜消失,
價值連城的善本孤本從此絕跡,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劇之
一。我十九路軍浴血奮戰,上海文化界一致聲援抗日,愛國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
紛紛到前線慰勞英勇的十九軍。宋慶齡親自上街頭鼓勵中國將士。戰火殃及魯
迅居住的虹口區。那麼,魯迅在幹什麼?他非但沒有同仇敵愾,抗議日本侵略,反
而全家躲到日本間諜內山完造的書店裡,由內山完造安排躲避戰火長達一個半
月。期間還狎妓作樂,興致勃勃記在日記裡“青蓮閣邀妓來坐,與以一元”,(魯迅
日記1932年2月16日)。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魯迅說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
人殺害,其他中國人在圍觀,他為中國人的麻木感到悲哀,因此,要用文字來喚醒
中國人。現在,就在眼皮底下日本鬼子正在滿街大肆屠殺同胞,耳邊日本大炮日
夜轟鳴,家園被摧毀,文明遭焚毀,可是,魯迅連一句譴責的話都沒有,竟然能那麼
麻木?他怎麼不去喚醒民眾啦?國難當頭,沒膽量上前線勞軍,躲到老家紹興去也
成呀,卻一頭鑽進敵國間諜僑的懷抱,半點嫌疑都不避,其“光明磊落”真非常人所
及。不過,魯迅並沒麻木,他出頭來行動了,他放冷箭了,只不過不是射向日本鬼
子,而是本國的將士。魯迅在《偽自由書》裡談“一二八”事件時,說到:
“看過去年此時的上海報的人們恐怕還記得,蘇州不是有一隊飛機來打仗的
麼?後來別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領隊的洋烈士的那一架,雙拳不敵四手,終
於給日本飛機打落,累得他母親從美洲路遠迢迢的跑來,痛哭一場,帶幾個花圈而
去。聽說廣州也有一隊出發的,閨秀們還將詩詞繡在小衫上,贈戰士以壯行色。
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還沒有到。”
諷刺文筆確實辛辣,但是,卻是徹頭徹尾的謊言。淞滬抗戰期間,我三個航空
隊共25架飛機進駐上海真如機場,戰況十分激烈,多次擊落擊傷敵機。進駐真如
第一天,新婚即上前線的副隊長黃毓銓不幸犧牲,是中國空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
的第一名飛行員。此後,中日連日展開多次空戰,日軍皆有證實。中國飛行員趙
甫明等殉國或負傷,參戰各機無一不傷。飛行員斗志昂揚,每有飛行員受傷,返場
後立即有其他飛行員搶飛機上天作戰。撤退到杭州後更發生震驚中外的筧橋空
戰。我空軍第二隊司令石幫藩冒死登機突入敵機集群血戰,激戰中兩架日機被
擊落,石自己也被打斷一臂,帶傷降落。此後石成為空軍高級指揮官,人稱“獨臂
將軍”。廣東空軍參戰也確有其事。當時廣東空軍中一混合機隊北上參戰,共10
人,6架。2月10日從廣州飛上海參戰,指揮官丁紀徐性如烈火。2月26日,日軍
空襲杭州空軍基地,丁紀徐的座機當時正在維護,當即持槍從中央空軍的飛行員
手裡搶了一架飛機上天迎戰,斗志可見一斑。對這些戰斗上海各報刊也多有報
道,海內外反響也十分強烈,魯迅不可能視而不見吧?自己躲在敵人間諜保護傘
底下尋歡作樂,卻造謠我英勇抗擊的空軍將士,做人怎麼能如此呢?以後,在當年
的11月30日,魯迅在北京《世界日報》發表“今春的兩種感想”一文,此文是是他
於11月22日在北平輔仁大學關於“一二八”事變的講演稿。 文中這樣說道:“昨
年東北事變詳情我一點不知道,想來上海事變(震驚中外的九一八和一二九的事
件,魯迅就這樣輕描淡寫),諸位一定也不甚了然。就是同在上海也是彼此不知,
這裡死命的逃死,那裡則打牌的仍舊打牌,跳舞的仍舊跳舞。”魯迅又講到,親遇
見許多被日本兵“捉去許多中國青年。捉去了就不見回來,是生是死也沒人知道,
也沒人打聽,這種情形是由來已久了,在中國被捉去的青年素來是不知下落的。
”還說,上海有許多抗日團體,成員多有徽章或照片,也不當一回事,而一旦被日軍
發現,就難免被殺。“像這一般青年被殺,大家大為不平,以為日人太殘酷。其實
這完全是因為脾氣不同的緣故,日人太認真,而中國人卻太不認真。….這樣不認
真的同認真的碰在一起,倒霉是必然的。 ”
接著,對中國下結論:“中國實在是太不認真,什麼全是一樣。”
話鋒一轉,又罵中國go-vern-ment了:“還有感到的一點是我們的眼光不
可不放大,但不可放的太大。 ….。我們常將眼光收得極近,只在自身,或者放得
極遠,到北極,或到天外,而這兩者之間的一圈可是絕不注意的。…在中國做人,真
非這樣不成,不然就活不下去。….一講社會問題,可就要出毛病了。北平或者還
好,如在上海則一講社會問題,那就非出毛病不可,這是有驗的靈藥,常常有無數
青年被捉去而無下落了。”“上海的事又要一年了,大家好似早已忘掉了,打牌的
仍舊打牌,跳舞的仍舊跳舞。不過忘只好忘,全記起來恐怕腦中也放不下。倘使
只記著這些,其他事也沒工夫記起了。”這就是魯迅對北京青年學生介紹的一二
八事變,這確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奇文。“九一八事變”震驚全球,世界各大媒體
大幅報道,國聯連續開會,他居然說,“詳情我一點不知道”。而對於打得十分慘烈
的“一二九”,他說,“就是同在上海也是彼此不知。”並且,連“九一八”、“一二
八”這樣的名稱都不敢提。魯迅避而不談日本兵滿街大肆燒殺搶掠,卻只說許多
中國青年被日本兵抓了後,就下落不明了,接著話鋒一轉說,在中國常有無數青年
被捉去而無下落。所以,這樣的事並不稀奇。而日本人殺中國人,並不是日本人
太殘酷,只不過是脾氣不同,日人太認真,而中國人卻太不認真,倒霉是必然的。
看來死了活該,誰叫你不認真的。面對同胞被屠殺,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魯
迅另外還說過:“用筆和舌,將淪為異族的奴隸之苦告訴大家,自然是不錯的,但要
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著這樣的結論:‘那麼,到底還不如我們似的做自己人的
奴隸好’。”日本人會殺中國人,中國go-vern-ment也殺中國人。日本人殺中國
人是中國人不認真,而“中國實在是太不認真,什麼全是一樣。”其結論不就是,還
不如讓日本人來殺的好嗎!他還告誡北京的學生,眼光不能放得太大,把上海的事
全忘了,打牌跳舞去吧。 他不是在明目張膽的企圖麻痹聽眾嗎?這樣的一番話,
簡直讓人懷疑是不是出自一個死心塌地的漢奸的。漢奸有兩類,一類是,直接出
面為皇軍效勞屠殺同胞,另一類是攪亂自己的內部陣營。後一 類比前一類更陰
險更危險,因為,堡壘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的。當時中國的形勢是非常危急的。
從實力來講,當時日本的飛機、大炮和坦克往往是中國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只
要看一下航空母艦就知道了,日本在二戰中已經擁有十艘左右的航母,而我們中
國到70年後的2010年還沒有一艘航母下水。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本帝國主義
的猖狂進攻,我們的武裝力量是非常單薄的,“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可是,
大刀片子真能砍得了坦克的裝甲嗎?中國的形勢已經危急到國歌《義勇軍進行
曲》中所說的那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只有“萬眾一心”,“用我們的
血肉築成新的長城”去奮力抵抗日本的侵略。那時候,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日本帝國主義繼1932年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件後,1933年又領熱河,1935
年發動華北事變,控制察哈爾,指使漢奸在冀東成立傀儡政權,提出華北政權特殊
化要求,策劃華北五省自治,制造第二個滿洲。 要把包括北平在內的廣大土地從
中國領土搶奪出去。12月9日,北平北平爆發“一二九”的規模抗議運動。 面對
日本侵略形勢十分嚴峻形勢,左翼領導人之一的周揚等人提出“國防文學”口號,
號召各種階層、各種派別作家都站在民族統一戰線上,宣傳國防文化、國防文
學、國防戲劇、國防音樂等等,反抗日本侵略。然而,魯迅卻大不以為然,說是為
是向統治階級投降,提出“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針鋒相對,猛烈攻擊周揚等
人。1936年,夏衍發表話劇《賽金花》,贊揚賽金花在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時保
護老百姓的事跡。魯迅諷刺夏衍道:“連義和拳時代和德國統帥瓦德西睡了一些
時候的賽金花,也早已封為九天娘娘了。”誣蔑國防文學。賽金花原本是蘇州的
花魁,被蘇州狀元洪鈞納為妾,後以夫人身份隨洪鈞出使西歐,洪鈞去世後,以開
設高級妓院為生。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賽金花利用原來在歐洲認識聯軍司令
瓦德西的關系,保護了一部分居民免遭聯軍迫害。此時,賽金花已是半老徐娘,瓦
德西作為一名重視名聲的普魯士老式軍官,也不至於與她有曖昧情事。賽金花
也說過,自己並沒有與瓦德西睡過,作為一名妓 女出身的人,對這種事原沒有必
要遮遮掩掩。其實,妓 女很多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賣身,但是,許多有氣節的妓
女,賣身卻不賣靈魂。例如,李香君、柳如是等等。抗戰期間,許多妓 女還將菲
薄的一點錢捐出來,支持抗戰。她們的精神境界要比那些賣身投靠,出賣靈魂的
人不知要高出多少來。一個民族要滅亡另一個民族,一個極為重要的手段是宣
傳攻勢,包括:滅對方的志氣、渙散對方軍心、麻痹對方戰斗意志、挑撥對方的
團結,當然還要宣傳自己的大大了不起。魯迅似乎都配合得天衣無縫,1936年,
魯迅56歲時病重,期間一直由請內山完造安排的日本須藤醫生治療。10月17
日,出訪日本人鹿地亙及內山完造,18日病危,19日晨5時25分去世。去世前兩
天身體已經非常虛弱,還外出訪問兩個日本人!然而,魯迅之死本身卻是疑竇重
重。魯迅之子周海嬰在其2006年出版的《魯迅與我七十年》中說到,他叔父周
建人和母親許廣平回憶說,須藤犯了許多有三十年從醫經歷不相符的不可思議
的低級“錯誤”,其診斷與美國醫生的診斷完全不符,後來的事實表明,美國醫生的
診斷是正確的,如果按照美國醫生的方案,魯迅至少還能活十年。然而,魯迅還是
選擇了須藤。更為神秘的是,須藤在最後搶救時刻,一反慣例,將眷屬都支出病
房,以至於魯迅去世時,只有他一個人在現場。周建人還提到,在此之前,魯迅非
常著急要離開虹口搬到法租界去,而且,只要周建人認為合適就行,他自己不再選
擇,搬家的理由他沒有講。但是,最後終於沒有搬成。魯迅是不是感到了某種威
脅呢?周海嬰認為,魯迅很可能是被日本間諜殺害的。那麼,日本間諜為什麼要
殺害魯迅呢?是因為他與美國醫生等美國人聯系上了,是他的愛國良心醒悟了,
還是幹脆因為他知道得太多需要滅口?恐怕永遠是個謎。如果魯迅真是死於日
本間諜之手,那麼,其下場確實是很可悲的。可是,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呢,如果早
在1927年選擇住進法租界,這些事也許就不會發生,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到
1936年還想逃出魔掌,為時晚矣。
。。。。。
原文在此:
www.tianya.cn/publicfo...21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