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加拿大環境部長彼得·肯特當地時間12日在議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
加拿大的決定使其成為在南非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閉幕後第一個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國家,也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簽署後又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國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在今天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上作出如下表示。
劉為民:德班會議剛剛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取得重要進展,加拿大選擇在這個時候退出京都議定書,這是與國際社會的努力背道而馳,令人遺憾的,我們希望加方正視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繼續履行減排承諾,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參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進程。
肯特說,退出議定書後可以使加拿大免遭議定書規定的大約140億加元的懲罰,這對在當前困難經濟形勢下的保守黨政府來說,沒有其他選擇。而一些加拿大反對黨議員指責保守黨此舉對全球防止氣候變暖的努力產生了消極影響,也嚴重損害了加拿大的國際形象。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丁兆林認為,加拿大的行為可能會引起羊群效應。
丁兆林:這其實對於《京都議定書》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打擊,我估計這種不信任後面還會有一個羊群效應,後來還會有更多的人或者國家會把《京都議定書》的瑕疵放大,我覺得包括加拿大在內,人類還是需要找到真正有效的方式來保護環境,畢竟這個地球是我們自己的。
這種協議沒任何意義。
除了能促成幾個大項目,而且主要以買賣額度為條件。
中國需要這個,因為的確到了不改不可的時候,需要限制,再有就是這裡面有些暗藏的商機,與國,與私。
中國一定不會退。
很多的引進項目正在上馬,或者即將采購。。。
中國對以加拿大為首的退出國,一定要狠狠譴責。。
理由是在這裡
舉例,A-中國公司,B-加拿大公司
A從B引進一套環保項目,附加條件是B轉讓或者賤賣給A京都協議所列明的某項額度。
現在A和B之間的環保項目合同還在,而附加協議失效了。而且是不可抗力的政府行為,B不用為此承擔任何風險。。。
加拿大如果這種不平等協議都不退出,放在中國教科書裡那就叫賣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