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9.11,温哥华外面阴霾的天空似乎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沉重。
9.11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不单单是因为从凤凰卫视的直播及时看到了世贸大厦的两次轰然倒塌,以及随之产生的那种无以言表的震撼;
更因为是几天后我就站在了加拿大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一段生活。因此,9.11对我来说是一个里程碑。
而最近又看到有山友登顶Golden Ears未果,想起了自己一年前的今天(2009年9月11日)登顶Golden Ears的旅程。
爬山跟生活态度很像,所以借用一句歌词 “
生活就像爬大山”作为标题。
歌词出自刘欢所唱的“不能这样活”
梦的缘起
以前住在菲沙河谷的时候向北抬头就会看见几座大山,因为河谷的缘故而凸显得非常的雄伟。

有一次去菲沙河边的一个公园,对面有两座山似乎触手可及,像一对孪生姐妹。
对于偶这样的山饭来说,马上就一见钟情,有一种想拥抱他们的冲动。这几座山就一直伴随着我在菲沙河谷的生活:抬头见低头不见
那时一直有一个梦想,爬上Golden Ears去看看下面美丽的菲沙河谷。
在我以前住的附近所看到的群山,多谢Coquitlam Hiker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爬山的几种人
根据爬山的主要目的,我喜欢将喜欢爬山的人不负责任的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种 (请勿对号入座):
锻炼型:
爬山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出出汗,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基本上可以做到风雨无阻。难听一点叫自虐型。口头语:“今天的运动量不太够”…..
生活中可能都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类型。
看景型:
爬山的主要目的是看风景,一定要选最好看的路线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天气去。下雨,浓雾,或者阴天是打死也不会出行的。通常这类人脖子上还会挂着重重的大炮。口头语:“怎么都没什么风景看?”
生活中可能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登顶型
登顶型的爬山主要目的就是爬到山峰的最高处。如果没有站在山巅之上,就觉得有点白来了,之前的路都白走了。下次(甚至明后天)还会继续尝试。
座右铭:我要登顶。
生活中的这种人通常都坚韧不拔,为了既定的目标会孜孜追求而不放弃。
8卦(社交)型
爬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8卦或者交交朋友,了解一些花边新闻,小道消息什么的。非常看重整个行程中跟大家在一起的经历。
这种人通常是不会单独出行的。
一大特征:爱凑热闹
生活中的这类人通常比较喜欢社交活动。
探险型
喜欢探索不同的路径,有的可能是需要自己开路。经常耐不住寂寞,不会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一大特征:去的经常是别人很少去(甚至没去过)的地方。
生活中可能是改革家。
这五种如果来排序,对于我来说:8卦,锻炼,看景,登顶,最后才是探险。
但是为了我的那个梦,我要暂时把这个排序打乱,把登顶排在首位,

其它的都要往后面站。

梦的开始
话说2009年的夏天自己可谓是南征北战,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行走在大山的怀抱中,在论坛里也留下了一些行走的足迹
Elfin Lakes
Seed peak
Mt. Brunswick
Rainbow Lake
在走Elfin Lakes的 trail时候第一次见到了V大侠,第二次一起走Rainbow lake的时候就已经很熟了。同行的时候有提起去Golden Ears的想法,V大侠应该属于登顶型的,从其短时间内可以再去Elfin Lakes以及West Lions 可见一斑。
因为都知道这个山比较难爬(可以参看以前色友,林森,还有Marcus夫妇的游记),所以他这次想找个伴一起去,毕竟两个人可以彼此有个照应。因为V大侠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没有空。所以我们就暂定在之后的星期五,正好是9.11。
说实话,偶从来没有对爬哪一座山像爬Golden Ears这样的重视。一来是因为这条trail确实比较长(24公里),比较陡(1500多米拔高),地形比较复杂,一个字“难”;二来只有我们两个人,trail的相关信息需要非常了解。
所以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在研究前人的游记,trail的地形分布,每部分大概所需时间,trail地图等等资料。在体力上也准备自己,故意去GG拉练了两次(话说我对GG一直不太感冒的)。
当然经过差不多一个夏天的体能储备,尤其是之前的Mt. Coliseum 之行,对Golden Ears的trail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当然我的实力肯定没有可以参加GG run以及半程马拉松的 的V大侠这么超群。天气预报也非常的配合,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很多的人生目标,买房,买车,还贷,生儿育女,升职,加薪,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等等,为了这些目标我们会作不断的努力,尝试,和准备,就像我爬 Golden Ears一样。生活中可能我们也需要同行者,就像我和V大侠一样。
梦的实现
具体登顶行程不做特别具体表述,可以参看后面所附的时间表。总之我们两人的目标非常简单:登顶。为了登顶,我们放弃了看风景拍照,全力快速前进。生活亦是如此,我们可能为了一些目标可能需要放弃很多东西。
7点20分开始从trail head出发,到12点53分登顶Golden ears summit,居然只用了5个半小时,大大超出原来我所预想的6到6个半小时。
当然登顶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比如我们中途找路,V大侠中途肚子突然很饿,以及我的背包门事件。
话说当时正在四肢并用往上攀爬(从shelter到顶峰完用不了登山杖),大概坡度有60-70度的样子。 停顿的时候,背包(没有waist belt)突然往左面一沉,当时的感觉是腰稍微闪了一下,没太在意。过了几天意识到是左肩可能因此受了点轻微拉伤。好在包当时不是很 重(水不多了),要不然会很危险。因为右边是个悬崖,身体严重失去平衡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我因为上肢力量可以,所以背包往左边沉的力量估计是被左肩承受 了。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很多的意外,就像爬山一样。即使我们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还是会有外。这些意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刺激和乐趣。
登顶的具体时间表:
6:36am: 到达公园门口
6:54am: 开门放行
7:20am: 开爬
8:15am: Gold Creek Lookout
8:39am: 5公里处
8:56am Alder Flats (Outhouse)
9:59am 8公里处
10:41am 9公里处
11:37am Shelter
12:53pm 顶峰
以下照片是V大侠照的。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不同的梦?
当天同一时间段有4组队伍出发,我们是最后一组。间隔不超过10分钟,都是在公园门口一早排队等开门的。
其中两个穿跑鞋的西人在我们距离顶峰还有几十米的时候下山了,一直说“我们用了4个半小时就上来了” 真是牛人呀,

不过他们背包比较轻,不象我跟Milkman的,虽然减重了,防晒霜之类的奢侈品都留在山下了,但也至少有15磅甚至20多磅,光水每个人就背了4升。我还途中加了两次水,共消耗了大概7升水。
还有另外一个西人带了条狗,基本上不比那两个牛人慢多少,紧跟着也下山了。 那狗可真牛呀。
还有两个中年西人男子,没多久被我们赶上了,后来回停车场 又碰见了,估计是一定没有上到Shelter。
我们成功登顶了,也有人比我们更快登顶。生活当中,有些人可以比我们更快更好的完成目标,有些人可能没有完成目标。但我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快乐,就像大家可能爬山的目的都不一样,我们一定需要跟别人比吗?
我想未必。
梦的喜悦
成功登顶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360度的风光是无敌的,菲沙河谷是美丽的,阳光还是充足的,万里还是有云的。
坐在顶峰上享受着成功的美妙感觉。足足在上面停留了一个多小时。
生活也是这样,我们定下目标,我们为之努力奋斗,中间可能有困难,但我们成功了。我们要学会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
在我们回程的时候碰到很多Backpacker(停车场也有),估计都是到Alder Flats扎营的(周五),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已经在营地扎营的)都问同一句话 ”登顶了吗?“ 终于有机会自豪的回答了一把“ ”Yup!“
我们登顶了,我们成功了!
照片出自V大侠的小DC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峰顶望下面的湖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群山和湖泊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梦的苏醒
“千万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句话在爬山中可以改为“千万不要被登顶冲昏了头脑。”
虽然我一直都认为是上山难下山更难。但自己被5个半小时就登顶Golden Ears的成绩冲昏了 头脑,一直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2点钟从顶峰下撤往回走,感觉轻轻松松7点钟甚至6点半可以回到停车场。因为两个人的体能状况似乎都很良好,下山4个半到5个小时应该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们的脚步是轻松的

,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
但,危险时刻就潜伏在我们的身边,不知不觉就临到了我们。简单点说,就是我们两个人走了回头路了。
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案发现场是在9公左右的小山丘,本有一个横着的大树枝,意思是你不要从这里走了,我们往下走了。(其实Trail的标记在那个左手边,直接上小山包,回来才搞清楚)。
但很快又转过来爬上了那个小山包,因为看见了标记了。而前方的标记似乎又没有(其实穿过树丛就是了),倒是清楚地看清了后方的标记,所以就拐到后面去了。 当时是有怀疑这路走过了,但也不太确定,还经过那水潭呢,直到走回了标记明显的那地方,就是过了9.5公里没多久有一个牌子的箭头那里,傻眼了,这不是刚 刚休息的地方吗。我们两个对山里面的就不是特别敏感,这方面能力比较差,另外上山和下山看起来似乎是不太一样,角度不同。
走错路而浪费时间有的时候也是很常见的。 不过像我们这样走了回头路的而不曾知晓的可不太多。只见当时划出了一个美丽的弧线,转回原来的路上去了。消耗体力和浪费时间不说(浪费了1个小时,多走了差不多1公里,可以参看回程时间表),至少在我的心理上还是产生了一定的波动。随之而来的一公里又是全程最难的部分,我们耗时42分钟才走完这一公里。对整个回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要用头灯。
生活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没法面对失败,而是没法面对成功(登顶)。我们可能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从而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有的时候影响可能不大,有的时候可能很致命。"胜不骄,败不馁"还是很有道理的。
具体回程时间:
2pm 返程
2:52pm shelter (途中取水一次)
3:38pm (箭头标记处)
4:03 pm 9公里处
4:32pm (又回到箭头标记处)
4:35pm 到达9.5公里处
5:11 pm 8.5km
5:32pm 8.0km
5:52pm 7.5km
6:12pm 7.0km
6:32 pm 6.5km (途中取水)
6:43pm Golden Ears和West Canyon交界
6:46pm 6公里
7:32pm Gold Creek Lookout
8:36pm 停车场
hiking建议:
1)个人不是很建议组织大规模的Dayhiking去,除非知根知底(感谢V大侠对我的信任),不然的话行走节奏可能会慢很多,极容易导致无法登顶甚至无法到达Ridge。如果组织的话,想登顶,预备来回14个小时到达停车场还是比较稳妥一点。
2)地势地形变化复杂,极好的自虐训练路径。
3)最好还是8月去,水少一些,天长一些。
4)一定要早去门口排队停车, 可以在等的时候简单收拾装备, 7点过后开门到停车场马上开爬。
5)如果backpacking的话建议在Alder Flats 过夜, 上到Shelter那一段不是很好走,除非特别想看日落日出。
6)防水鞋比较重要,很多溪流
7)装备尽量要轻,
8)储备好足够的体能,
9)迷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一组西人这个月也在我们走错的地方迷路了。我们去的时候再过了Gold Creek Lookout之后找路也找了一段时间。过往 很多人都有迷路的经历,所以这是此条Trail的另一个挑战。
10) 登山杖个人没觉得是累赘,至少有20公里还是使用了。登顶的时候有手套会好一点
生活还在继续,有时我们会分享我们的生活经验。别人采不采纳是别人的问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