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6日
溫哥華辦冬奧打錯算盤 損失十億美元計
溫哥華冬季奧運會雖然尚未結束,但當地已有傳媒替這項體育界盛事結帳:預期在全球金融危機打擊下,溫哥華與該市所在的英屬哥倫比亞省不單未能從主辦今次活動獲得收益,反而要負上數以十億計美元的債務,引起當地居民的普遍不滿。此外,當局原來寄望冬奧運能增提高溫哥華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專家亦認為未必能如願。
溫哥華在2003年成功申請主辦本屆冬奧運前,加拿大政與和該國奧委會曾以極具吸引力的承諾,遊說當地居民支持申辦賽事。他們表示,冬奧運可為溫哥華以至全國帶來96億美元的利潤,創造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和推動旅遊業發展。當局又表示,主辦冬奧運的17.6億美元預算,將全部由非政府資源繳付,其中包括電視廣播權拍賣,以及商業贊助等。
金融危機轉盈為虧
不過,2008年爆發的金融海嘯,令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溫哥華冬奧運的籌備工作亦受到打擊。首先,贊助商大量減少,包括加拿大電訊設備生商Nortel Networks、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先後宣布破產,甚至經營冬奧運滑雪項目比賽場地的公司Whistler Blackcomb也要在稍後拍賣。籌辦減少之餘,開支卻大幅增加,例如初期預算只需1.65億美元的保安開支,最終上升至10億美元。在此情況下,本屆冬奧運的最終開支估計將猛增至56億美元,但期間當局只能
@得10|美元的收益,令整個活動將出現46億美元的虧損。
加拿大最終要為冬奧運活動背負多少債務尚待公布,奧運村的發展計劃卻已肯定要當地居民預繳10億美元的開支。開始的時候,奧運村計劃本是個極吸引的地產項目:溫哥華市政府只需把市中心一幅土地撥出,交由一家地產發展商自資興建奧運村,然後在冬奧運結束時,發展商把奧運村改建為綜合性社區,區內的十楝大樓將提供多款不同價格的公寓和出租房屋。發展商屆時會按售樓得益上繳款項予市政府,而溫哥華市在不費分文的情況下,既有奧運村,又有地產收益。
但奧運村興建期間,發展成本出現超支,加上金融海嘯的衝擊,令該項目的融資遭到破壞。剛就任溫哥華市長的羅伯遜(Gregor Robertson)為防計劃爛尾,被迫向省政府申請特別批准,借取4.34億美元貸款以完成興建奧運村。為此,溫哥華市政府共為奧運村負擔了10億美元的發展成本,並因此遭下調國際信貸評級。若冬奧運結束後,當地的房地產市道仍保持強勁,市政府還有望從房屋銷售回收大部分投資,否則又要為冬奧運債務背負新帳項。目前奧運村最便宜的房屋(每方米售8500加元)已售出80%,價格較高的公寓(最貴每方米1.1萬加元)則已賣出約30%。
由於冬奧運開支遠超預算,溫哥華市政府與所在的英屬哥倫比亞省政府的財政受到壓縮,結果被迫削減多項公共開支以平衡預算。例如溫哥華教育局在一次會議上透露,2010至2011學年的教區預算將面對1750萬至3630萬美元的缺口,而教區內教學年資低於五年的八百名教師最近則接到通知,稍後可能要被解僱。此外,英屬哥倫比亞省去年底已作出決定,醫療開支削減3.3億美元,藝術與文化的地區預算也要削減80%。
缺乏條件吸引投資
巨大債務壓力下,溫哥華市政府仍努力維持當地居民的信心,表示可通過冬奧運吸引更多的投資,將該市發展成綠色科技中心。不過,輿論對此不表樂觀。該市Simon Fraser University公共政策教授斯圖爾特(Kennedy Stewart)表示,冬奧運不能解決溫哥華的長期經濟問題。他指出,林業一度是當地的經濟支柱,但現在已因蟲害、美國樓市崩潰和來自南美洲的競爭而遭到嚴重破壞。在此情況下,溫哥華還有什麼可吸引投資者?
www.hkej.com/template/..._id=169403
目光遠點,回報得是影響深遠的無形資產,把BC介紹給世界,增加在全球的知名度,推銷各豐富資源.....
是呀, 目光要遠, 未來十年, BC 政府哄抬樓價,物業估值上升,各大小城市大加地稅.. 加西各大地主眼見物業年年升值....更吸引海外買家...投資移民.. 舉家過來幫手還債,歡迎歡迎。
聯邦/國家人均負債約 15,000CAD
下雨不愁 写道: |
Montreal人民向你敬礼
|
大頭﹗想聽聽你所謂的高見,請展開來說.......
羊毛出在羊身上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很多钱还是花在了羊身上的。刺激就业是最明显的了。我知道不少失业的人打了一份奥运短工的。
就当是拉动内需了吧,呵呵。
Jackal 写道: |
羊毛出在羊身上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很多钱还是花在了羊身上的。刺激就业是最明显的了。我知道不少失业的人打了一份奥运短工的。
就当是拉动内需了吧,呵呵。
|
那奥运之后这些打奥运短工的人岂不是要重回失业大军?
再有,俺弱弱地问一句,需要不需要俺们素里市民一起来还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