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www.singtao.ca/van/200...54922.html
[2008-11-27]
看了《中國式離婚》,再看《中國式結婚》、《中國式再婚》,如今的電視劇名字越來越奇怪,瞄瞄名字都眼熟,仔細看看兩回事。有觀眾炮轟,「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完全是敷衍我們」。
有人總結了四大螢屏劇名怪狀,並邀來觀眾點評,為甚麼電視劇名這麼怪?起個怪名真的有用嗎?
歌名變劇名
近年有些電視劇反過來以流行歌曲命名,借歌打劇。不久前熱播的《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劇名來自辛曉琪1997年的流行歌曲;趙薇(空間)、周一圍主演的《謝謝你曾經愛過我》,是1980年代潘越雲(聽歌)的作品;年代劇《野百合也有春天》還特地購下羅大佑歌曲版權,請成方圓翻唱為主題歌。對此, 37歲的女觀眾盛楓說,這些歌名很熟悉,但拍成電視劇,不見得能夠和歌曲意境切合。18歲的遊偉就說,感覺有些老土,沒創意。看了名字就沒耐心看下去。
一家人全上電視
家庭劇是當前大熱題材,為了凸
@主},有些劇名將直截了當發揮到極致,直接開嗓就叫——《老爸老媽》、《兄弟姐妹》、《大哥》、《大姐》、《大嫂》、《妻子》、《老伴》、《兒子》、《媳婦》、《婆婆》、《親家》,一部部猶如家譜陳列。27歲的男觀眾範舟直接炮轟「
@種劇名完全]有技術含量,對觀眾是一種敷衍。」
熱劇後面跟一串
一部電視劇火了,與該劇相似的劇名便馬上出現。陳道明、蔣雯麗演火了《中國式離婚》,馬上就有《中國式結婚》緊跟而上;《金粉世家》紅了,《銀粉世家》、《紅粉世家》全來了。
@一招糊弄不了^眾,魏勇祥說,「我看了《中國式結婚》,覺得好像「盜版」,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後來這樣學別個的劇我就不看了。」而王夢則是「看著不對我馬上換台。」
長得太像分不清
有些電視劇明明不是系列片,劇名卻如出一轍。中央電視台熱播劇《台灣1895》就是個典型格式,《刀鋒1937》、《兵變1938》、《滇西1944》、《密令1949》、《故事2001》﹑《追夢2008》……
以至於觀眾「看劇都是照導演﹑演員來挑﹐劇名就當擺飾﹐因為實在分不清。」
中国式离婚,就是翻版牵手,不过也都是同一个编剧,缝缝补补又一部。
还有《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现在还有个《趟过女人河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