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网络
起先听这话我也火大,什么,老子纽约来的,怎么到国内就算乡下人。你不服气人家也不急,照样天天陪你玩儿。跑来跑去你不吭声了,为啥?底气不足,人家成本儿成本儿地花钱,你一张张地数,数到肾虚口臭,这才明白,原来靠工资吃饭养家糊口的都算乡下人,纽约来的也一样。
从前国际没接轨那会儿,比如九四年我回国,尽管人家靠工资吃饭你也靠工资吃饭,可人家总觉得你的含金量高,出门儿指望你花钱,吃人家嘴短,当然不说你是乡下人。现在接了轨,接轨啥意思?就是挣钱不靠工资,国际是有钱人的,国际接轨就是跟有钱人接轨,挣工资在挣资本的人面前,就叫乡下人。
不光话这么说,实际运作更是胸怀激荡。就说吃,你说今天咱选个馆子,我做东,人家只微微一笑。有钱人吃饭不下馆子,讲究去会所,说出的名字你根本不懂,什么320号,红门,还有梁家港,全不懂,都是私人领地,不对外放,服务生直接带你进包房。就这架势,你一张张数钱的主儿,花得起也找不着北啊。这花得哪儿是钱,是势力,你算不算乡下人。
吃喝还不算,说咱出去玩儿一天。你琢磨不就接接地气看看大自然,有啥了不起。第二天起床被车接走,开出市区很远。我问去哪儿?人家没接茬,只见汽车驶上一小岛,眼前烟波浩淼,上有洋房一座,更有花季女子忙前忙后。人家说,在这儿可以游泳划船敞开儿造。我说没带游泳裤。皆大笑,说没外人,不用。可那些女的?哈,谁稀罕看你。就当七比一的汇率,你数数试试?
再退一步,不说这些极端的。接轨之风已深入民间,成为世态炎凉的价值标准。当年在俄大的老同学,海了归,在一家公司当老总。他请我到楼下的星期五餐厅吃饭,一杯橘汁四十五块,约七美金。咱在纽约喝惯了三美元半加仑的橘汁,大惊,忙说算了,就来杯冰水吧。人家说,这还贵,我天天在这儿喝。我很困惑,明明七比一,怎么他们花钱像一比七啊,这帐我算不上来,感觉很像乡下人。
后来想通了。跟国际接轨的结果是,不分国界,富人是一家,其他人又是一家。富人管其他人都叫乡下人,尽管像玩笑,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还是令我深感疏远。往事在灯红酒绿中翩翩飘零,浮起又落下,充满惊慌和不知所措。
美国的不少华人在国内就是傻读书人出身,到美国混了一阵,还是脱不了傻气。傻到拿超市的桶装饮料和餐厅酒吧的饮料比价格,这能比吗?
在美国餐厅酒吧喝一杯7美元的饮料,还要外加15%的小费,这至少还比国内贵了1美元吧。
只懂喫而不知氛圍的要被稱爲
豬;
只知道耀富的人是
暴發戶;
看著別人流水般花錢就怯了場、沒了底氣那的確是
土老冒-----除了比錢,他居然手足無措鳥,不知道軀體裏還能剩下點啥
全是讀死書惹得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