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5年4月25日】(本台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中共悄悄將部分美國進口的商品從125%的
關稅清單中剔除,釋放北京對經濟擔憂的強烈信號。
中共政治局今天開會,研究當前
經濟形勢,會議提出了「[url=https******/267268]底線思維[/url]」,似乎要做好最壞的准備,與
川普開戰。不過,有英媒指出,盡管
中國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
逆風,
中南海內斗引發的震蕩卻更難平息,未來兩年,對
習近平來說將是最大的考驗。
[b]中共計劃將部分美國商品從125%關稅清單中剔除[/b]
中共考慮將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從其125%的
關稅清單中剔除,這是北京擔憂經濟影響的最強烈信號之一。
路透社4月25日報導,
中共正在考慮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免除其高達125%的
關稅。
據一名匿名人士透露,
中共商務部的一個工作組正在收集符合免稅資格的商品
清單,並鼓勵企業提交相關申請。
據中國《財經》雜志報導,北京准備將8種半導體相關產品納入免稅范圍,但不包括存儲芯片。並正在詢問企業哪些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無法從其他地方替代,即若被征收
關稅將導致該產品供應鏈中斷。
根據上海芯片產業人士說法,4月24日下午該公司接獲有關部門的通知,證實已免除部分美國半導體
關稅,僅征收13%的增值稅,且從本月10日至24日之間曾溢繳的
關稅也能獲得退稅待遇。
美國商會駐華主席邁克爾·哈特(Michael Hart)表示,一些商會成員在過去一周內已進口部分商品而未被征收新
關稅。
一份包含131類可能獲得免稅資格商品的
清單在社交媒體及商界和貿易團體中廣泛流傳,涉及疫苗、化學品、噴氣發動機等多種產品,但路透社尚未核實該
清單的真實性。據華泰證券分析,這份
清單對應去年約450億美元的進口額。
此外,部分進口商品如石化乙烷和藥品在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替代供應,部分大型制藥公司如阿斯利康和葛蘭素史克在美國設有生產基地,供應鏈的依賴性較強。
[b]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底線思維[/b]
中共中央
政治局4月25日開會稱,外部沖擊影響加大,要強化
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並最新提出,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提高對
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失業穩崗返還比例、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等,旨在穩就業、促消費。此次會議為中美
關稅戰後的首次
中共中央
政治局會議,備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
川普關稅戰,
中共這次會議提出了
底線思維。
據大陸媒體報導,所「
底線思維」就是凡事從最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結果、把握主動權的思維。
華爾街日報4月24日報導,
習近平試圖提高中國「痛苦極限」,准備與
川普打持久戰。為此,
中共正在急劇擴張國內維穩機制規模並強化所謂抗壓能力,堅持「極限思維」。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全球經濟學教授、即將出版的《中國特色國家主義》(Stat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書的作者黃亞生認為,中國社會承受痛苦的能力極高。
中共領導人對社會穩定高度敏感,中國社會有跡象顯示出不安。摩根士丹利在本月
關稅升級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各大城市中44%的2000多名受訪者擔心自己或家人可能失業,許多人將原因歸咎於加征的
關稅。這是自2020年疫情期間該銀行開始進行此類調查以來的最高比例。
中國年輕一代似乎也不再像他們的前輩那樣逆來順受了,對此,
習近平非常不安。他曾表示,中國年輕人不像前幾代人那樣願意為國家利益吃苦。
隨著貿易戰越來越烈,
習近平似乎正在將
中國經濟的衰退和失業率的高漲,甩鍋給
川普,正是他激發民族主義情緒的好時機。於是
中共承諾提供經濟支持,強調反對全球貿易「霸凌」等等。
據
中共官方媒體報導,
習近平周五表示,刺激消費支出是啟動經濟的關鍵,呼吁反對全球貿易中的「單邊霸凌」。這似乎顯示
習近平的真實想法,不想和
川普談判。
這令中美之間展開一場公開對決的風險有所提升。
中國褐皮書國際董事總經理謝赫扎德·卡齊(Shehzad Qazi)與Market Domination在節目中提出觀點,解釋
川普和
習近平之間不太可能進行直接通話,這不是
習近平想做的事情。
[b]未來兩年 習近平將面臨最大考驗[/b]
英國《經濟學人》最近刊文表示,貿易戰在中國無處不在。
中共官媒正在大力宣傳
習近平對「多邊主義和國際貿易規則」的支持,央視新聞播報中不斷強調
習近平在訪問東南亞期間「創造發展機遇」和支持「區域經濟一體化」,以應對「讓美國再次偉大」式的保護主義。
然而,對
習近平而言,更重要的是國內局勢。一位前美國高級情報官員表示,中美關系以及與世界的關系,「並不在他(指
習近平)徹夜難眠的事務
清單前列」。
中國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
逆風,[url.******/3731]中南海[/url]
內斗引發的震蕩似乎更難以平息。
中共一位統計部門官員說:「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應對外部挑戰。」
然而,
中共黨內的權力斗爭呢?英媒指出,
中共政治局成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自3月初以來未公開露面。作為
中共軍隊第三號人物,他缺席了4月初在北京舉行的一次植樹活動,當時
習近平和其他軍委成員都在場。4月8日至9日舉行的一場外交會議上,
中共國家電視台未見他身影,另一位
中共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與其他
政治局成員出席了會議。如果何衛東已被整肅,他將是自1967年以來被免職的軍委中軍銜最高的現役軍官。
而何衛東是
習近平在軍中的親信。
2023年10月,時任
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落馬。2024年11月,海軍上將、政治工作部負責人苗華被立案調查。3月,軍委反腐機構高級成員、陸軍中將唐勇被撤銷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顧問職務。
據悉,
中共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與唐勇有長期交集。
因此,對
習近平來說,比起外部世界,甚至比起國內局勢,最重要的可能還是他自己的地位和歷史定位。他能否在2027年
中共下次黨代會上連任第四個任期,還有待觀察。
英媒認為,要理解中國目前的局勢,必須關注貿易戰帶來的經濟影響與
中共內部高層動蕩之間的互動。在某種情況下,貿易戰可能是一個難得的轉機:迫使中國推動經濟自由化、減少國家主導投資、轉向刺激消費、放松對創業者限制,同時加強與鄰國的關系。然而,如果局限在更偏執的意識形態中,中國可能會轉向民族主義,以動員公眾,這種傾向似乎已經顯現。
4月15日,
中共情報部門負責人陳一新警告稱,中國必須「堅決打贏這場全面的反霸權戰爭」。
中共針對台灣的「灰色地帶」威懾行動也在高強度進行。
英媒認為,接下來的24個月,或許將是
習近平面臨的
最大考驗。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
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
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