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內部矛盾升溫
川普政府近來的舉措顯示,美國正逐步將戰略重點轉向中國,要求歐洲國家承擔更多安全責任。川普特別警告北約盟邦,美國不再無條件提供軍事保護,並可能調整駐軍配置,藉此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而且,川普與俄國總統普丁直接通話,推動俄烏停火談判,但事先未知會歐洲國家與烏克蘭,顯示美國可能未與歐洲協調情況下,單獨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也間接顯示,美國正朝獨立的外交戰略邁進,減少依賴歐洲盟友。
此外,美國施壓北約成員國,將軍費開支提高至GDP 5%,歐洲國家對此反應不一,普遍表達抗拒,認為這將對於該國財政與社會帶來壓力。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舉行的歐洲領導人峰會上表示,歐洲應當對自身安全承擔更多責任,但增加軍費不能僅依照美國的要求,而應根據歐洲的戰略需求來調整。
歐洲國家對於美國施壓北約成員國將軍費開支提高至 GDP 5% 的要求反應不一,但普遍表達抗拒,認為此舉將對本國財政與社會政策帶來巨大壓力。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巴黎舉行的歐洲領導人峰會上表示,歐洲應當為自身安全承擔更多責任,但增加軍費開支不能單純依照美國的要求,而應根據歐洲的戰略需求來調整。
德國總理蕭茲直接拒絕美國的要求,認為當前經濟狀況下,德國無法負擔如此高的軍事支出,並強調「增加軍費不應成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義大利總理梅洛則表示,歐洲應當優先強化自身防衛能力,而不是被動接受美國的壓力。
相對的,波蘭與波羅的海國家一定程度上支持美國要求增加軍費。波蘭總理認同歐洲需要提升軍事實力,才能面對俄羅斯的持續威脅。但是,即使波蘭願意增加軍費,但仍須考量財政負擔與如何平衡社會經濟發展。
美俄在沙烏地阿拉伯展開會談的談判階段,此舉或將成為全球戰略格局的關鍵轉折點。然而,美國與歐洲在安全政策上的分歧日益擴大,不僅削弱北約內部的凝聚力,也促使部分歐洲國家加快探索自主防衛選項。這場變局使「歐洲軍事自主」的討論從理想轉向現實,並成為歐洲戰略規劃中的迫切議題。
歐洲軍隊夢想的考驗
歐洲軍事自主的概念受到更多關注,特別在美國推動將戰略重心轉向中國、減少對歐洲的安全承諾之際,法國與德國開始倡導建立獨立的歐洲軍事力量。然而,歐洲軍隊的概念有其戰略必要性,但推動仍面臨諸多挑戰。
在組織架構上,歐洲內部的國防合作機制並不完善,如何協調各國的軍事政策、部隊指揮權與後勤支援,仍是一大難題。捷克總統指出,歐洲若要提升自主防衛能力,應當在現有的北約架構內強化「歐洲支柱」,而非獨立建立一支全新的軍隊,因為這將涉及複雜的決策機制與調整指揮架構。而且,目前歐盟現有的快速反應部隊(EU Battlegroup)尚未真正投入實戰,顯示成員國在軍事決策上仍有分歧。
歐洲國家長期依賴美國的軍事協助,多數國家軍費開支遠低於北約所設定的GDP 2% 標準,而若要建立稇孝军隊,势眳Q枰蠓黽泳選@紓鹿ザ嗄昀吹墓澇に憔挽侗痹急隃剩ü淙喚銜裁媼僮試捶峙淶奶粽健C攔謔┭貢痹濟斯樂С鎏嶸 GDP 5%,但包括德國與義大利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表達強烈反對,認為這將嚴重影響國內經濟發展。
此外,美國的立場也是影響歐洲軍事自主的關鍵因素。川普政府任命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已明確表示,歐洲不會在烏克蘭和平談判中占有一席之地,這進一步加深歐洲質疑美國的安全承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強調,歐洲不能僅被動等待美國決策,而應該加強自身防衛,以確保長期安全。
儘管歐盟在近年來推動軍事自主的努力有所進展,如強化快速反應部隊、成立歐洲防務基金,以及即使英國與德國打算對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但若無美國所提供的安全承諾,恐將直接面對俄羅斯的部隊。
美國在唡岸複制對烏克蘭的政策?
烏克蘭現被排除在美俄主導的停火會談之外,也就是說,即使戰場上的主要當事國,在缺乏足夠戰略籌碼時,仍可能在外交談判中失去話語權。這對於台灣而言更是重要警訊,即使台灣持續從美國採购武砌崿但哉啍r鉸災匭鬧鴆較蠐√厙頻謀塵跋攏杈枳隕碓諭飩揮氚踩概兄械慕巧√銥贍堋副弧掛笤誶蚍牢襠銑械8嘣鶉危室擅攔陌踩信怠
如果美國在北約問題上「甩鍋」給歐洲盟友,印太國家將懷疑美國是否會在面對中國的威脅時,採取相同模蕜Μ减少直接军赎戦入?结果抠犐惽印太某些国笺炠犉r扒笥脛泄納乒叵擔紓蝦蚍坡殺鏊浠岢中悅攔饕鉸遭釩椋贍芑嵩誥秤臚飩簧涎扒蟾嘧災饜浴
美國減少對歐洲的安全承諾,讓中國可能利用此機會拉攏歐洲,並在台海問題上尋求與美國的雙邊談判。台灣則需正視此種戰略調整的可能性,強化自身防衛能力,並透過多邊合作減少單一依賴美國的風險,確保自身在全球談判中不被邊緣化。
歐洲軍?哈。。。德國法國都喊窮,誰還有錢搞這個。。。。。
德國候任總理擔心被中國商品“淹沒”
德才
13 小時前13 小時前
即將在5月出任新一屆德國總理的梅爾茨4月18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警告,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德國市場可能會被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淹沒。近期,歐洲已經有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就此風險提出過警告。
(德國之聲中文網)梅爾茨在接受德國豐克媒體集團采訪時說:“我們必須預料到,我們將更加強烈地遭到中國產品的沖擊。”他警告說,每天有超過40萬個來自中國的小包裹運抵德國的千家萬戶,“我們必須盡快讓一切都重回正軌……必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健康和產品安全。歐盟委員會必須立刻采取行動。”德國候任總理擔心被中國商品“淹沒”
德才
13 小時前13 小時前
即將在5月出任新一屆德國總理的梅爾茨4月18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警告,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德國市場可能會被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淹沒。近期,歐洲已經有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就此風險提出過警告。[size=44]德國候任總理擔心被中國商品“淹沒”
德才
13 小時前13 小時前
即將在5月出任新一屆德國總理的梅爾茨4月18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警告,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持續,德國市場可能會被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淹沒。近期,歐洲已經有不少中國問題專家就此風險提出過警告。
(德國之聲中文網)梅爾茨在接受德國豐克媒體集團采訪時說:“我們必須預料到,我們將更加強烈地遭到中國產品的沖擊。”他警告說,每天有超過40萬個來自中國的小包裹運抵德國的千家萬戶,“我們必須盡快讓一切都重回正軌……必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健康和產品安全。歐盟委員會必須立刻采取行動。”
(德國之聲中文網)梅爾茨在接受德國豐克媒體集團采訪時說:“我們必須預料到,我們將更加強烈地遭到中國產品的沖擊。”他警告說,每天有超過40萬個來自中國的小包裹運抵德國的千家萬戶,“我們必須盡快讓一切都重回正軌……必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健康和產品安全。歐盟委員會必須立刻采取行動。”[/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