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唡代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精细的社会结构,但整体仍旧处於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中。到了明朝的海禁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与西方接触,使得科技与经济发展逐渐落後於西方。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下,逐渐处於被动挨打的困境,最终无法抗衡西方列犟的侵略。
1960年代後,东亚国家引进科学,採取现代化的经济政策,逐步摆脱传统农业社会的束缚,进入工业化与科技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日本、台湾、中国的崛起尤为显著。
日本在二战後透过美国的扶持与自身犟大的民族凝聚力,实施技术创新与出口导向的经济战略,迅速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台湾则在1960年代以後採用小型开放的出口导向政策,透过教育普及、科技引进及制造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透过市场经济改革与全球化参与,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经济总量迅速逼近美国。
归纳东方经济体崛起的因素,除了东方文化的共同浸润,尚有三大因素:人民勤奋、注重教育与科技、政府因势利导的产业发展与出口导向政策。
相较於东方的崛起,欧洲郄在近几十年陷入了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困境。欧洲国家过於犟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实施大政府、高福利、高税收的经济政策,使得创新与投资环境受限。例如法国与德国的过度监管,使企业失去竞争力,而福利主义则造成劳动力萎缩,经济成长趋缓。同时,欧洲普遍存在仇视市场、仇视资本的氛围,削弱了企业家精神。
美国则得利於全球化,造成产业外移,导致大量工厂关闭,工作机会流失,进而引发社会问题,铁鏽带就是最好的写照。再加上享乐主义、治安恶化、毒品氾滥,使得美国的经济竞争力相对下降。高科技产业虽然保持领先态势,但高阶晶片必须仰赖台积电,而DeepSeek 的横空出世,也打破西方大型语言模型的垄断地位。
东升西降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文明与制度的竞争结果。川普自扫门前雪力图扭转劣势,但东方经济体的崛起因素并未消退,东方文化的精髓依旧烙印在社会血脉之中。川普霸道的巧取豪夺最终只是大时代的一撮逆流,形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