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5年4月2日】(本台記者辛吉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
川普周三(4月2日)宣布將以國家為基礎征收
對等關稅,對應國家對美國征多少稅,美國將回敬約一半的「折扣」關稅。各國受到沖擊的
產業及反應正在陸續浮現。
川普(Donald Trump)為了減少貿易逆差、降低國內賦稅、制造業回流與減低國債,選定4月2日為美國「
解放日」(Liberation Day),他下午在白宮玫瑰花園(Rose Garden)舉行的「讓美國再次富裕」活動上,宣布了對全球各國征收「
對等關稅」,並簽署了相關行政命令。
根據白宮資料,美國將對日本、韓國、印度、瑞士、印尼、馬來西亞、南非、孟加拉、斯裡蘭卡分別課征24%、25%、26%、31%、32%、24%、30%、37%、44%關稅。英國、巴西、新加坡、澳洲等國對美國課征10%的稅,因此美國將回敬同樣10%的
對等關稅。
●日本24%
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強調,「將徹底詳查對日本國內
產業與就業的影響,並采取必要的萬全措施」,並表示將與執政黨盡早協調因應關稅的具體內容。
石破政府決定在日本設置1000處特別洽詢窗口當作短期性對應措施,以因應中小企業的擔憂。他表示,「若企業活動受到影響,將全力確保資金周轉順暢」。
特別汽車
產業是支撐日本經濟的骨架,對於
川普政府對汽車及汽車零件追加課稅一事,日本朝野政黨對此懷強烈危機感。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政調會長小野寺五典近日指出,「這對日本而言是很大的經濟危機」。
他表示,「如果美國也對汽車零件追加課稅的話,日本全國各地將受到影響,問題嚴重」。
●印尼32%
印尼拉塞蒂亞穆利亞大學(Universitas PrasetiyaMulya)商學院分析,印尼政府需拓展多元市場,並加速完成「印尼-歐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I-EU CEPA),並提高國內產品的競爭力,以加強與各國貿易談判,特別是美國。
印尼出口商協會(GPEI)也呼吁政府立即完成「印尼-歐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並表示,這將能促進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
印尼貿易部長章溥帝(Budi Santoso)日前表示,印尼不會像加拿大和歐盟那樣采取報復行動,而是確保與美國維持貿易關系。
章溥帝說:「我們不希望這樣做(對美采取報復),而是要與他們成為朋友,這樣他們才會繼續接受我們」。
●越南46%
越南相關人士分析,在越南的跨國電子廠對關稅沉著以對,主要是當初在設廠時已把相關風險計算進去;再就是越南的工人與中國相較還是便宜了一大半,可以抵銷關稅成本,企業不會受關稅單一因素影響就思考去留問題。
越南媒體Vnbusiness報導,越南安強木業公司董事長黎德義(Le Duc Nghia)表示,他們公司已加強優化生產流程來降低成本,減輕美國進口商的負擔;同時重新開拓曾經暫停的市場,如澳洲、日本,並積極發展越南國內市場。
越南專家建議,越南除繼續購買美國優勢產品,如飛機、醫療設備、農產品等,還可加強越南與17個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國家的經貿關系,包括歐盟、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分散美國帶來的關稅壓力。
●馬來西亞24%
馬來西亞北方大學(UUM)經濟學教授林福炎(Hock Eam Lim)表示,馬來西亞雖是開發中國家,享有美國提供特別關稅優惠,
川普的
對等關稅對大馬是一個隱憂。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UTAR)經濟學教授黃錦榮(Chin-Yoong Wong)受訪,大馬不可能如同台積電也能大規模的赴美投資設廠,馬來西亞沒有這個優勢,因此,調降對美國的關稅應是對大馬傷害最小的作法。
根據大華銀行(UOB)報告,電氣與電子、橡膠、家具和光學與科學設備,是馬來西亞對國美出口的4大領域,關稅增加將導致這些行業的競爭力受到嚴重沖擊。電氣與電子產品占大馬總出口額約40%,也是對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大馬的橡膠產品占對美國出口總額2.9%,家具占3.5%,光學與科學設備占9%。
●新加坡10%
星展集團經濟師蔡漢廷近日分析,與其他東協經濟體的貿易順差不同,新加坡對美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呈現逆差,因此面臨的美國關稅直接風險有限。
經濟學家瓦爾瑪(Sonal Varma)分析,美國對歐洲聯盟加征關稅,對亞洲的化學和醫藥領域沖擊最大,尤其是新加坡和日本。因為這兩個國家和歐盟簽署自貿協定,品質和監管水准較高,歐盟從新加坡和日本進口產品,再賣到利潤好的美國市場。
● 加拿大
在4月2日之前,
川普已對鋼鋁征收25%關稅,明天起還將對輸美汽車征收25%關稅。
加拿大汽車制造業2023年輸美總額530億加幣(約新台幣1.2兆元)。因為加美汽車業供應鏈高度整合,
川普對加拿大祭出高關稅,加拿大也被迫回擊
對等關稅,關稅疊加效應恐將讓整個
產業鏈崩潰。
加拿大汽車零件制造商協會主席伏爾佩(FlavioVolpe)舉例稱,來自安大略省利納馬(Linamar)公司的廢料要7次跨越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最終才變成為汽車提供動力的自動變速器,「怎麼可能經得起不斷來回疊加的關稅?」
在加拿大經營汽車和房地產領域的曾耀華表示,美國關稅對加拿大造成的傷害短期內非常大,例如東岸安大略省的汽車業和西岸卑詩省的木材業,可以說幾乎全依靠出口美國而存活。「突然被斬斷了經脈,你可以想像那種無助感」。
他說,加拿大可能會出現停滯性通膨,不少人將失業,但物價仍居高不下。
此外,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油氣供應國,97%的油氣產量都銷往美國,2023年輸美油氣總貿易額達1430億加元,其中最大的供應省份是亞伯達省。
川普政府對加拿大能源業雖僅征收10%關稅,但也造成了額外143億加幣的成本。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精通加美關系的政治系講師普雷斯特(Stewart Prest)表示,這是一個危機,也是一個轉機,加美關系出現了本質性的改變,會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維和制度,「加拿大人民和美國人民仍然有很深的聯系,但現在很多人已經不認為加美是朋友了,比較像是對手」。
加拿大過去總是出口原油和原木材,很少在加拿大加工或制造商品。卑詩省布林克森林產品公司(Brink Forest Products) 老板布林克(John Brink)表示,他想開始生產增值木制品,而不再是單純出口原木。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