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別看老爺子一天天咋咋呼呼的,關鍵時刻還是挺保守的,其實大膽一點給大伙直接幹到100%,大伙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套用胡總編的邏輯,都發錢等於不發錢,那麼都加稅等於不加稅。
這也是間接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人受損。
過去跟著訂單去國外建工廠的老板們,看著老爺子的騷操作,估計“拿下他另一只耳朵”的心都有了。
老爺子憑一己之力把自己玩成了世界公敵,應該自個兒也慌,所以幹脆直接一塊宣布國家緊急狀態。
要知道咱們老板滿世界跑,想把產業鏈遷到便宜的地方,這個過程整整走了10多年。
不到100天的功夫,老爺子就把這個大伙兒辛辛苦苦建起來的產業鏈一下給砸了。
有一個快時尚巨頭把總部設在坡縣,用中國供應鏈拿下漂亮國市場,轉頭又去另一個國家IPO,在東南亞布局產能。
這在全球化繁榮時期,堪稱是經典操作;不過老爺子執政後,這種操作疊滿了Debuff。
其實近幾年,咱們走出去的工廠已經有點動搖了。
因為像越南這些地方只是發展慢,又不是腦子不好使。這些年,咱們這裡發展的邏輯也差不多被他們琢磨明白了。
2015年左右,咱們東莞一些工廠陸續轉移到東南亞。
那時候,東莞那些地方的工人月薪大概是5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
也就是說,越南當時的工資水平只有東莞的一半。
不到10年的功夫,越南人的月薪現在差不多接近咱們月薪的八成了。
就這樣的工資水平,越南年輕人也不覺得多香。
他們開始走咱們年輕人的路,拒絕進廠擰螺絲,寧可去中介賣房,去平台開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