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救美国」
有的。那就他是和各国签下不平等的贸易协定:各国对美国零关税,美国则对各国徵收20%以上不等的关税;同时,徵收的关税还必须由各国负担,不能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至於是由各国政府补贴还是企业自行吸收,由各国自行决定。
如果川普真能迫使各国签下这「不平等条约」,那美国产品就可以卖到全世界。各国出口企业要不是到美国设厂,就是交20%以上关税。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制造业回美国,重塑美国工业基础。如果是後者,美国每年可收到数千亿美金关税,对要付1兆美金国债利息的财政支出来说,帮助不小。美国也不会有通货膨胀问题,联準会可加速降息,有利国债借新还旧。美债压力将逐渐减缓。
从这角度来看,川普的「对等关税」并不疯狂,他是在救美国。否则以美国目前情况赍续下去,光是国债利息就会压垮美国财政。十几兆国债是以前利率只有2%多的时候借的,现在是4%以上,借新还旧,利息会愈来愈重。
但要迫使各国签订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很难。因为这是要各国犧牲本国利益救美国。一旦签署,各国不仅是帮美国还国债,优质产业也会空洞化。像日本就是汽车产业,台湾就是半导体产业。这些产业一旦被搬到美国,荷兰病马上出来,其他不具竞争力的产业如何能代替出口?不只如此,以前受关税保护的农、工企业,对美国产品打开大门後也难以竞争。内、外销都重挫,经济怎么办?失业将很严重。这种协定很难签下去。谁签谁就是国家的历史罪人。
因此各国的最佳策略,其实就是拖,拖到美国自己承受不了「对等关税」,让川普改变心意或降低要价。现在川普气势正旺,谈判压力很大,等美国经济出问题,压力就在川普身上。有机会吗?有,而且很快。
美国将出现「缺货潮」
因为「对等关税」来得太突然,税率太高,生意没法做,许多对美出口已经暂停。已出口的商品,关税生效前入港的没问题,还在海上的就有问题。台湾已有出口商接到货主通知,要求负担32%关税,否则就不提货。但许多出口商利润也就是「毛三到四」,怎么负担32%关税?到港商品大概率要积压在美国港口。这情况不只台湾出口商,中国、越南,都有同样现象。合理判断,等进口商的库存卖完,就将缺货。
有一说川普是要阻绝中国商品洗产地,让中国制造无论从越南、柬埔寨出货,都进不了美国。这观点把川普看小了,川普并不只是针对中国制造,还要美国制造回国。否则就不会对Levis牛仔裤的产地赖索托徵50%的关税,对哈根达斯香草冰淇淋的产地马达加斯加徵收47%的关税。这么高的税率,Levis和哈根达斯受得了吗?过不久,美国牛仔裤和冰淇淋就会缺货。
不过川普也的确全面打压了中国包括洗产地的商品。但这看似得计,其实很伤,因为会让进口商找不到代替品,产地各国关税都很高。如果吃不下关税,就只能暂停进口。这表示不久後美国市场的电视、冰箱、电脑、服饰、鞋子、玩具…,都将开始缺货。还有苹果手机。
不仅如此,美国不只进口消费财,还有资本财、中间产品与工业原料。今年2月的资料,资本财佔美国进口的18.24%,包括台湾出口的工具机。这些都是美国制造所必须,但都承受相同关税。全球供应链非常複杂,例如美国汽车公司许多零附件是从中国进口。中国企业如果暂停出货就是断供。如果断供,美国企业也只能暂停生产。
因此不只国外进口的消费品会缺货,美国制造的消费品也会缺货。川普看似对贸易逆差国宣战,其实是对整个市场宣战。虽然前几个月美国进口商已大量囤货,但总有卖完的时候。未来唡到三周,有机会看到美国缺货潮。不只价格上涨,可能还没货可买。等出现这局面,川普暂停中国以外的所有关税90天是有机会的。如果民众上街抗议的很厉害,或股市跌得很厉害,恐怕对中国的关税都要重新思考。
因此要提醒赖政府,千万不要急於谈判而丧失立场。赖政府之前已有多次错判形势的纪录,包括鼓吹「民主供应链」增加台湾对美出口,结果给川普拉高关税的藉口;以及支持台积电出走,结果让台湾自己丧失谈判筹码。这都是以拜登时代的思维操作对美外交。要理解川普已发起了一场MAGA的对外经济战,现在的台湾不是美国盟友,而是美国对手。台湾无法迴避,也无力像中国一样以战止战,但至少可以运用谈判技巧维护台湾更大利益。就要看赖政府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