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5年3月17日】(本台記者王月綜合報導) 中國
經濟持續低迷,大陸民眾現下開始流行「極致低
消費」,出現人人「
比窮」的情況。
台灣《自由財經》近日報導,大陸極致低
消費的話題引發網友共鳴,像是年薪3萬元人民幣的白領搶12元便當;北京金融區的人開始自帶午餐;機票預算大降,98元人民幣,特價航線搜索量暴漲400%。
有網民表示,「泡面的料包我煮一次不倒掉,買面往裡加,一個料包可以泡三次」,還有人改用低價肥皂、停用信用卡,甚至一天只吃兩頓,在速食店純坐吹空調,
消費降級導致許多實體店倒閉潮加劇。
外界分析認為,中產家庭收入71%被房貸、教育和醫療吞噬,35歲以上員工再次就業難,年輕人也覺醒了,不再為品牌溢價買單。
平均年薪3萬的中產人士,搶12塊錢的便當,不僅僅是一個省錢的問題,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中產人士不看好6個月或者一年以後的
經濟。這說明中國人已意識到,
經濟長期處於寒冬,可以說是無望的等待,把必須生活
消費降到最低,錢留下來,防止未來出現什麼不測。民眾的
消費降級,省錢已經是共識了。
中共針對民眾對
經濟不看好的情況下, 中共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辦公廳3月16日出台了《提振
消費專項行動方案》, 這一不同尋常的舉措表明,國內
消費低迷的問題嚴重,試圖鼓勵人們增加
消費。
該方案稱,旨在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提升
消費能力,優化
消費環境。該方案想讓公眾相信他們的投資是安全的,這樣他們就會重新開始
消費。當局承諾采取「多項措施穩定股市」,並支撐因房價下跌而受損的房地產市場。但民眾對當局的承諾已經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在過去三年裡,房地產市場崩盤令中國中產階級的儲蓄大量蒸發。中國家庭的應對措施是減少酒店、外食和其他服務的支出,並將儲蓄存入利息極低的銀行賬戶。
越來愈多的民眾感受到, 苦日子來了, 應該做好必要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