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俄羅斯和中國首次易貨貿易或在今秋進行
文章來源: VOA美國之音 於 2024-08-08 08:17: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align=start]
(被閱讀 3210 次)
路透社獨家報道引述三位貿易和支付消息人士透露,在莫斯科和北京試圖限制使用受美國監控的銀行系統之際,俄羅斯和中國可能開始使用易貨貿易的計劃,其中兩項涉及農業的交易預計最早將於今年秋季進行。
advertisement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5月份訪問中國時,雙邊付款延遲問題被列為重要議題。盡管中俄雙方已經出現了一些變通辦法,例如使用華盛頓較難以察覺的中國小型區域性銀行,但付款問題仍然存在。
易貨貿易將使莫斯科和北京能夠規避支付問題,降低西方監管機構對中俄雙邊交易的可見性,並限制貨幣風險。
俄羅斯正在制定易貨貿易規則。路透社采訪的俄羅斯消息人士表示,俄方是基於中國也在做同樣事情的假設上制定規則的。這些消息人士都與俄中雙邊貿易密切相關,他們因信息非公開性質而要求匿名。
俄羅斯一家大型銀行的高管表示,他們正在准備一項易貨交易計劃,但拒絕透露細節。一位從事支付業務的消息人士表示,他們正在討論與俄羅斯出口食品的貿易。
advertisement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和中國商務部均未回應有關商品易貨貿易的問題。
中國和俄羅斯過去都有易貨貿易的經驗。2019年,中國同意以建築服務、自然資源產品以及民用和國防設備,和馬來西亞交易價值近1.5億美元的棕櫚油。一家中國公司於2021年向伊朗出口了價值200萬美元的汽車零部件,以換取開心果。
消息人士表示,在蘇聯解體之前,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易貨交易很常見,並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但現在正在討論的交易將是30年來首見。
“我記得在1990年代初期……當時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有過易貨貿易,”企發(Qifa)公司副董事長凱爾·肖斯塔克(Kyle Shostak)說道。他說,“後來由於銀行業的發展,俄中之間的整體商業和貿易完全轉向銀行結算。
肖斯塔克表示,一旦法規完全到位,企發平台將准備好促進易貨貿易。企發是一家中俄合資公司,致力於通過數字結算緩解雙邊貿易困境。
advertisement
俄羅斯經濟部2月份發布了一份文件,建議俄羅斯公司如何進行易貨交易以及指出應避免的陷阱,並將易貨貿易描述為避免國際結算和現金的好方法。
這份15頁的文件包括計算成本和關稅的詳細步驟指南,解釋了必要的會計要求,並為不同類型的易貨貿易(雙邊、多邊、以及例如由第三方使用的工廠的來料加工)提供了合同模板。
俄羅斯經濟部沒有回應有關該文件或與中國計劃進行的易貨貿易的問題。
俄羅斯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易貨貿易為解決受制裁商品和民用商品的巨大支付問題提供了一條出路,並感歎普京的中國之行並未如願改善前景。“有些政治問題需要解決,但盡管我們的老板訪問了中國,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俄羅斯一家工業公司的另一位消息人士說,相關公司之間正在討論以俄羅斯出口金屬來換取中國的機器。”
消息人士說,傳統貿易手段的透明度對中俄雙邊貿易構成了阻礙,因為俄羅斯和中國缺乏直接支付機制。
一位支付中介機構向路透社表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支付信息傳遞系統仍然是未受制裁銀行的一種選擇,但它是一個“對我們的朋友(其中包括美國人)完全透明的國際銀行系統”。
“他們正密切關注著這本公開的書。因此,俄羅斯和中國銀行之間進行銀行間業務時使用SWIFT的次數越少,情況就越平靜。”
俄羅斯銀行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與中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尚未完全互聯互通。
“目前,仍沒有能夠連接這兩個系統的IT(信息技術)通道,因此橋梁仍然要麼通過SWIFT,要麼通過幾乎每家銀行的軟件都提供的遠程銀行服務,”該支付中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