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正准備迎接又一年的艱難局面。根據航空咨詢機構分析,由於波音的交付延誤和供應鏈問題,航空業的困局可能將持續較長時間。
2024年1月7日,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在飛行中突發“高空艙門脫落”事故,引發外界對波音安全質量及生產標准的強烈質疑。一年後,波音公司於1月3日發布聲明,詳細列舉了過去一年中針對安全問題所采取的整改措施。
聲明指出,這些措施包括強制員工參加培訓、增加檢查頻率,並優化“直言不諱”舉報系統,鼓勵員工主動報告工作中的問題和隱患。
“但這些舉措仍然遠遠不夠。”航空咨詢公司博伊德國際集團的航空分析師邁克·博伊德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指出。
他直言:“整個董事會都應該被解雇。盡管新任首席執行官和團隊正在采取措施,但問題根深蒂固,無法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博伊德進一步表示,由於波音無法按時交付新飛機,一些航空公司,如西南航空和瑞安航空,不得不投入額外資金對原計劃退役的舊飛機進行維修翻新。
“系好安全帶吧,未來一年注定會非常‘顛簸’。”他說。
博伊德還預測:“波音將失去大量市場份額,毫無疑問會被競爭對手空客(Airbus)搶占更多優勢。未來,波音可能會逐漸淪為空客的‘二線角色’。”
美國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波音在轉變企業文化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當我們看到他們持續改善業績時,才能全面評估其成效。”布蒂吉格說。
航空數據公司OAG的首席分析師約翰·格蘭特對此補充道,波音的顯著改善最早可能也要等到2025年底才能顯現。“監管機構正在對波音進行全面審查,公司正在建立新的管理流程,現在說問題是否得到改善還為時過早。”他說,“但從運營角度來看,情況並未進一步惡化,這是一個好消息。”
格蘭特指出,“財務狀況和勞資關系仍是波音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自2018年以來,波音尚未實現年度盈利。2024年,波音又因員工罷工導致生產進一步延誤。這場為期七周的罷工於2024年11月結束,最終員工獲得了38%幅度的工資提升。
波音公司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目前的重點是穩定業務並推進“安全與質量計劃”。相關發言人強調,2024年波音采取了多項重要舉措,包括更換公司領導層、調整董事會結構、收購精神航空公司以加強供應鏈,並擴大南卡羅來納州的生產基地,以提高787型客機的生產能力。
新加坡獨立咨詢機構Sobie Aviation的航空分析師布倫丹·索比認為,航空業的問題並不僅局限於波音一家公司。“從零部件短缺到發動機維修,整個行業的生態系統都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他說。
“目前的困難時期還遠未結束,短期內沒有跡象表明問題會得到解決。”索比指出,“這些問題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真正緩解,而非短短一年。”
他還表示,航空公司對發動機制造商普拉特·惠特尼和羅爾斯·羅伊斯的可靠性和維修問題尤為不滿。
博伊德進一步指出,發動機短缺問題迫使許多航空公司停飛部分機隊,其中包括夏威夷航空和精神航空。他說:“發動機供不應求,導致飛機無法正常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