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方一部分民主國家,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出現了民主衰退的現象,這種衰退不只是在民主評量上的倒退,在一些生活指標上也被一些非民主國家追趕,因此出現一種體制的焦慮,而急於尋找一些自我解釋與安慰。
上世紀70年代起出現的「第三波民主化」席拕颢欠f樟⒍飯膊逯頻耐囈獯鑭秸獠裰骰順鋇母叩悖鞣餃隙裰饕咽瞧帳賴難≡瘢死嗬吹嚼返鬧戰帷
姑且不論「民主戰勝威權」這種歷史裁判過度簡化,將制度選擇過度價值化與道德化,而忽視體制選擇的現實脈絡。當不同體制發展速度優於自己的體制,或在民主評等出現倒退時,西方民主國家就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的焦慮。
瑞典的「國際民主及選舉協助研究所」(IDEA)去年公布的《2023全球民主現況報告》指出,全球有將近一半國家的民主水準正灾O陸擔魷炙ネ說拿ブ瀉占攔⒂⒐廡├嚇潑裰鞴搖8蕁缸雜芍搖溝摹2021年世界自由度報告》,民主連續15年走下坡,其中最大的倒退國,美國也是其一。
在2020年皮尤中心做的一份調查研究西歐和美國民眾對於本國政治的看法,高達7成的美國人與法國人覺得本國政治需要大幅改革,而英國與德國稍微好些,但是也有分別5成與4成的民眾不滿現行政治體制。人們認為政客脫離現實,遠離人民實際的需求,以及金權政治造成腐敗現象。
當西方民主國家民主指標倒退、民眾普遍不滿政治體制時,又眼見他們所謂的非民主或民主嚴重倒退的國家,如中國、匈牙利、俄羅斯、土耳其等愈來愈自信,並宣傳他們經濟和政治模式比民主國家更有利於穩定和繁榮時,就更加惶恐不安了。
既然指標達不到,一個辦法就是管理指標。近年美國出現了一個新指標叫做「柏格魯恩治理指數」(BGI),BGI使用民主問責、國家能力和公共財這3種治理績效作為衡量標準,箼壣出4類國家。
這4類中,第1類是民主且治理表現良好的國家,如大部分的西方民主國家與日、韓等,雖然其中有的國家,尤其是美國,民主問責的表現在衰退,但是治理能力與人民生活品質仍然維持一定水準。
第2類是33個成功的專制和非自由國家,例如俄羅斯、中國和土耳其。這些國家在民主問責方面得分較低,國家能力評級普遍處於平均左右,但他們的生活品質得分達到平均水平以上。
第3類則是治理效能低下的國家,如南非、菲律賓。儘管民主表現和國家能力尚可,但無法提供人民較好的生活品質。
最後則是陷入困境的國家,例如柬埔寨、埃及。這些國家在所有3個方面的治理表現都普遍較差。
BGI呈現治理的重要性,但仍不脫西方中心。研究結果承認非民主國家的表現,但是質疑這種成就的可持續性,另方面也是在自我安慰,表示美國民主雖然衰退,可是治理成績還是在前段般。此外,這種評比忽視政治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從依賴理論的角度看,許多國家的落後或掙扎於政治體制的穩定仍深受大國或前殖民主的左右。
美國作為近代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從建國之初就在標榜其體制的特殊性與優越性,這種標榜有時就成了價值輸出和制度競爭。但政治體制的選擇原本就是特定條件下的歷史產物,而所謂先進民主國家在面臨複雜的全球衝擊時,其治理能力也受到考驗。所以美國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自己也承認創造一個民主國家,而且是現代、公正、廉潔的國家的確十分困難,而先進民主國家的政治也存在衰敗的可能性。
《不丹沒有槍》這部電影是以2006年不丹民主化為背景,在這部喜劇中有不少關於政治目的、民主意義的橋段,或許能化解不少西方民主國家的我執與焦慮。
按道理,按照這個體制,拜登團隊的政府班底現在都應該忙著找工作。。。沙利文這次出訪中國,有說很大可能是想在離任前多撈取政治資本,提高身價。他可是在任期間一直沒出訪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