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4年8月22日】(本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中共8月22日高调纪念
邓小平120岁
冥旦,
中共党魁
习近平对邓极尽吹捧。港媒报导认为,邓习二人有许多核心相似之处,他们都面临[url=http******/1059]中共[/url]
生死存亡的
关键时刻。学者吴国光指出,[url=https******/1063]习近平[/url]并非[url=htt******/1065]邓小平[/url]道路的颠覆者:正是邓这条
中共专制的藤蔓,结出习这个瓜。
[b]邓小平冥旦座谈会[/b]
中共8月22日上午在北京纪念
邓小平冥旦座谈会,
中共党魁
习近平发表讲话,称邓为「战士」、「核心」、「总设计师」、「开创者」、「创立者」、「国际主义者」等等,并用诸多「卓越」、「伟大」形容,极尽吹捧。
习近平表示,对
邓小平最好的纪念,就是将「中国式现代、民族复兴」做为「中心任务」,确保
中共「始终成为」「领导核心」。
习提及毛邓的「夙愿」,就是「祖国完全统一」,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
中共政治局常委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
中共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
蔡奇主持座谈会。
[b]习近平与邓小平[/b]
英媒BBC中文8月22日报导,
习近平高调评价
邓小平,受访专家注意到,
中共官方叙事中愈发频繁地把习与邓比肩。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系副教授马钊表示,「近年来
中共将
习近平塑造成与毛泽东、
邓小平比肩的领导人的趋势十分明显。」
有不少学者认为,
习近平与
邓小平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角度不同。
美国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余茂春(Miles Yu)表示,「
邓小平和
习近平都是忠实的共产党人,
邓小平有四个基本原则,
习近平力主勿忘初心,对维护共产党
一党专制政权的根本立场完全没有两样。」
余茂春认为,说
邓小平或
习近平是改革家是牵强附会的,共产党绝对不会承认自己的根本制度需要改革,而「改革开放」的基本设计原理是迷惑自由资本主义世界,让西方的市场和技术来为一个共产国家受益。
余茂春还认为,
邓小平的基本战略是「
韬光养晦」,其实根本不是和平友好,自由开放,而是卧薪尝胆,用国际统战换来的「战略机遇」来发展实力,等到国力增强,就会同样地搞东升西降,在国际上寻衅滋事,欺侮霸凌,和
习近平现在做的差不多。所以
邓小平和
习近平不是两个不同的品种,[url=http******/1063]习近平[/url]实则是
邓小平的逻辑后继人。
港媒《南华早报》报导认为,将邓习两人进行比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各种官方报导和习本人的演讲,
习近平自认为自己是
邓小平的真正继承人,也是完成
邓小平使命的人:复兴中国,使之成为伟大的文明古国。
报导称,邓习都面临决定共产党
生死存亡的
关键时刻,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邓习二人许多核心相似之处。
邓小平的小儿子邓质方曾对一位朋友说,「我父亲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个白痴。」
苏联最终解体,傅高义(Ezra Vogel)在《
邓小平与中国变革》一书中写道:「
邓小平喜欢说他在过河时摸着石头过河。但事实上,他已经对如何过河形成了坚定的信念。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应该掌权。」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前副总编辑邓聿文,也称
邓小平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不想让任何人利用他的改革举措破坏党的统治。他制定了‘四项基本原则’来维护这一点。」
这些
中共所谓的「基本原则」,也是
习近平喜欢强调的信息。
习近平坚持[url=ht******/1065]邓小平[/url]的四项原则,并提出了自己的「四个信念」——
中共官方称为「四个自信」。
由此看来,虽然语言和术语有所不同,但两人却异曲同工。
南早报导称,当
邓小平和他的同事们从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中崛起时,
中共正处于
崩溃的边缘。长达十年的无政府状态导致
中共的组织结构支离破碎,意识形态分裂。
邓小平意识到,他的首要任务是带领
中共走出意识形态内斗的泥潭,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增长上。他选择了集体领导——一种建立共识的机制,让不同派别都能参与决策。
习近平通过发起
中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腐运动和权力再集中的运动来应对危机。在此过程中,一些不成文的规则(例如前高层领导免于起诉)被打破。
虽然邓习选择了相反的策略,但
邓小平和
习近平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习近平采取重新集权措施,因为他认为
中共面临失去凝聚力和被强大的利益集团绑架的危险,重蹈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覆辙。
[b]吴国光:邓小平的藤结出习近平的瓜[/b]
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国光8月21日撰文表示,一般认为,
习近平并不「近」似
邓小平,而是
邓小平路线的颠覆者,然而,
邓小平与
习近平有着根本关联。
吴国光写道,人们怀念的,是邓推动中国加速市场化并拥抱全球化的治国路线;
习近平最为人所诟病的,在于他没有沿着
邓小平的这条道路走下去,似乎反其道而行之。
其实,早在1986年9月在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上,
邓小平就讲得明明白白:「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有益东西」,为的是发展
中共掌控下的「生产力」。
吴国光认为,正是在1989年6月4日天安门镇压和1992年南巡这两手之后,
中共自1990年代起形成了所谓「中国模式」。前一手是高压维稳,为的是维持和加强
中共一党专制;后一手则驱使民众一意追求财富,并借助西方的经济与科技力量,希冀以物质发展换得民众乃至国际社会接受
中共的
一党专制。把
一党专制与市场经济捏到一起,以前者控制后者,以后者服务前者,这才是
邓小平道路的真谛。
这种专制权力与物质财富互利的模式,在促成中国经济繁荣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恶劣弊端与严重后果。其中,官员腐败,官商勾结,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居于这些弊端的突出位置。这激发了民众日益增长的不满,所谓「群体性事件」此伏彼起。到
习近平上台时,
中共对于这种局势「忧心忡忡」,唯恐这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下去「影响党长期执政」。于是,
习近平从反腐败入手,迅速集中权力,并致力于打压一切可能削弱
中共一党专制的因素,包括公民社会、民营经济和对外关联。
吴国光指出,
邓小平在提出他那一套政策的时候,强调的是维护
中共一党专制,而当今
习近平也是要维护
中共一党专制。其不同仅仅在于时势不同而对策不同。在
邓小平那里不变的,是维护
中共一党专制;从
邓小平到
习近平,不变的也正是维护
中共一党专制。而中国经济社会走向多元化既不是
邓小平的初衷,也不是
邓小平的功劳,而是中国民众借
邓小平要发展经济来加强
中共专制之机争取自己权利的结果。因此,
邓小平可以借资本主义因素强化
中共力量,中国民众当然也可以借
中共发展经济的机会争取自己的权利。
吴国光写道,正是这样一个
邓小平,1978年底篡夺最高权力后,立马提出所谓「四项基本原则」,也是在那个时候,
邓小平强力压制了
中共党内和中国社会上已经开始奔涌的「非毛化」浪潮,念兹在兹地要求「一定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等等。如果没有邓的这种「坚决」,
习近平今天要「返祖」回毛肯定困难百倍,就是会不会由
中共当权、更不必提由
习近平这种人当权,那也不一定呢。
所以结论就是:毛泽东的根子,
邓小平的藤蔓,结出了
习近平这个瓜。
化解当代最大威胁 帮助结束中共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
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
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