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加西網
(加西網綜合)居住在共管物業的鄰居們之間常常會出現一些矛盾,解決方式通常是從開始的協商溝通、到最終鬧上法庭。而在法庭的裁決中,案例所需的證據也格外重要。
最近一起鄰裡糾紛中,這位業主的做法就成功證實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而獲得勝訴裁決、獲賠約 5000 加元。
根據 BC 省民事法庭 CRT 的文件,居住在一座四層建築的業主 K 和 H 稱,他們自從 2021 年 11 月開始聽到屋頂傳來的噪音。
他們將這種噪音形容為“一系列斷斷續續的敲擊聲,聽起來像玻璃球、鋼球或圓盤敲打著光禿禿的混凝土地板”。到 2022 年 1 月,他們感到噪音變得更加頻繁。
於是兩人向樓上的鄰居 Z 發出電子郵件,聲明確定是 Z 的臥室傳出來的聲音,是一種硬物接觸地板的聲音。K 希望 Z 能夠尋找噪音的原因、並且停止這種噪音。
然而,這封溝通郵件並沒能緩解問題,相反 Z 對於噪音的說法感到困惑,並要求 K 停止對他的指責。
但對於 K 和 H 來說,這個噪音越來越大,讓他們根本無法在家享受安寧的時光。Z 則否認噪音來自於自己,他認為是兩人的壓力和焦慮造成的問題。
物業介入調查
於是 K 和 H 將記錄的數十份噪音記錄提交給物業,希望物業介入調查。
然而,根據物業與業主 Z 的溝通郵件,Z 拒絕了物業進入該單元進行調查,並認為 K 和 H 是對自己的“欺負、騷擾、侵犯隱私”。
根據 K 和 H 所記錄的一些噪音錄音,在 2022 年 9 月翻了一倍、10 月又翻了一倍。在 2022 年最後三個月記錄了38,621 次敲擊聲,平均每天發生 316 次敲擊聲。
CRT 的文件中稱,他們將 2022 年底的這種噪音描述為類似摩斯密碼的一長串敲擊聲,此外他們還提供了物業委員會成員關於聽到該噪聲的證詞。
包括 K 和 H 以及其他證人認為,他們可以將噪音精確定位到天花板上幾英尺內的特定區域。他們通常說它持續了幾分鍾,而且是重復的,但不規律、不一致。
110 個噪音證據
K 和 H 向法庭提交了手機記錄的 110 多個噪音記錄證據,其中多數是晚上 10 點到凌晨 1 點之間的記錄。
CRT 法庭成員表示,認為那個音量和夜間的時間,會擾亂普通人的正常睡眠。
原告業主稱,在 2022 年的最後幾個月中,他們習慣性的晚上 10 點就寢時間要麼被推遲,要麼在半夜被吵醒。K 表示,即使戴著工業耳塞睡覺,這個噪聲也足以吵醒。
物業對 Z 的噪聲進行了 10 個夜晚的測試,記錄顯示噪音仍然在繼續。
盡管 Z 提交了正在進行心理健康咨詢和治療,並且去年症狀加劇、認為是來自“外部原因”。但 CRT 認為這些 Z 的焦慮問題與鄰裡之間的噪音問題沒有任何因果關系。
裁決結果
最終,CRT 裁決在 30 天內,由 Z 向樓下的業主 K 和 H 支付 4500 元的滋擾損害賠償金,103.94 元的裁決前利息、以及 CRT 的法庭費用等,總計 4778.94 加元。
ref: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bc-neighbour-noise-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