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18日),中共喉舌「央视新闻」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四川卧龙基地大熊猫「翠翠」产下幼仔消息,并向网友征名。始料未及的是,网友借事件表达对习近平的不满,在评论区「冲塔」。
由于「翠」字的结构可拆分为简体字「习+习+卒」,在大陆网络世界,「翠」字隐含「习死两次」之意。而这次网友就直接在央视微博评论中打出「让我们一起来祈翠」;「翠翠,就叫翠翠」;「好可爱的名字,我感动,又不敢动」……等。
当评论累计至近1500百条时,「央视新闻」或新浪微博审查员才发觉出事,随后它们屏蔽了这条信息后的所有评论及关闭了评论功能。转发该微博的《北京日报》《人民日报》等官媒也纷纷关闭了评论功能,或启动了评论精选功能,将评论区中「想必这只小可爱能扛两百斤竹子」等映射习近平的内容屏蔽。
但该消息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周三(24日),知名辱包账号「维尼之声」在推特上和Telegram上创建了「这只熊猫叫什么」的话题讨论。美国有线新闻周三(24日)报道,推特前资安主管扎特科(Peiter Zatko)在向国会及主管部门作证时透露,推特存在收受中国资金、甚至聘请外国特务当员工的问题,对美国国安造成威胁。
国人对习近平政权应对疫情的做法深感不满,「祈翠文化」在2020年应运而生。微博上曾经出现「今日祈翠」、「祈翠超话」等主题,后遭当局封杀。 2021年2月,日本知名手机游戏「偶像梦幻祭 2」在官方微博发布活动信息时,有意规避中共当局审查,将游戏中角色「高峰翠」的「翠」字隐去,使用罗马音代替,未料反倒在公众中再普及「祈翠」的政治讽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