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最新通报:针对厄尔尼诺现象做好准备
2023年5月3日,日内瓦(WMO)-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一份最新通报,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这将对世界许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型态产生与长期存在的拉尼娜现象相反的影响,并可能加剧全球升温。
异常持久的拉尼娜现象在持续了三年之后现已结束,热带太平洋目前正处于ENSO中性状态(既非厄尔尼诺也非拉尼娜)。
根据该“最新通报”,在2023年5月至7月期间,从ENSO中性转变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60%,6-8月将增加到约70%,7月至9月将增加到80%。这份最新通报是基于WMO全球长期预报制作中心的信息和专家评估编写的。
在本阶段,尚不清楚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或持续时间。
“我们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尽管过去三年里出现了具有冷却作用的拉尼娜现象,它起到了暂时遏制全球升温的作用。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很可能导致全球升温出现新高峰,并增加打破温度记录的可能性,”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表示。
根据WMO《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因为一次非常强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和人类引发、因温室气体导致的变暖的“双重暴击”,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厄尔尼诺对全球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出现的第二年逐渐展开,因此可能在2024年最为明显。
“整个世界都应该针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做好准备。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与世界不同地区带来更多高温、干旱或降雨量相关。它可能会暂缓非洲之角的干旱和其他与拉尼娜相关的影响,但也可能引发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突显了开展联合国“全民预警”倡议、确保人民安全的必要性,”塔拉斯教授说。
没有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相同的,其影响部分取决于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因此,WMO和各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将密切监测其发展。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型态,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变暖相关,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厄尔尼诺事件通常与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增加相关。
相反,厄尔尼诺现象也会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造成严重干旱。
在北半球夏季期间,厄尔尼诺带来的暖水会加剧太平洋中部/东部的飓风,同时阻碍大西洋盆地的飓风形成。
……
《WMO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是WMO和美国国际气候与社会研究所(IRI)合作编写的,并根据以下机构的专家提供的资料编制:澳大利亚气象局(BoM)、厄尔尼诺国际研究中心(CIIFEN)、中国气象局(CMA)、美国(USA)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预测中心(CPC)和太平洋ENSO应用气候(PEAC)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法国气象局、 印度气象局(IMD)、印度热带气象研究所(IITM)、国际季风项目办公室(IMPO)、日本气象厅(JMA)、韩国气象厅(KMA)、英国气象局、新加坡气象局(MSS)、WMO全球长期预报制作中心(GPC-LRF),包括长期预报多模式集合牵头中心(LC-LRF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