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惠兒, 培在大學同桌了整整四年.
惠兒和培堪稱是我們班上最漂亮的女生. 尤其是培, 不僅在我們班, 就是在我們系, 甚至是全校也是屈指可數的. 培的美麗是第一眼就奠定的, 當時我們總把她比作瓊瑤電影的女主角--呂秀菱, 覺得培一定是選錯了專業.
想想那四年我坐在兩個美女中間, 經常被她們搶來搶去說悄悄話的日子, 真是令人難忘!
培的魅力引來了很多不乏的追求者, 經過了幾場轟轟烈烈, 哭哭鬧鬧的愛恨離別, 她最終選擇了一個高高大大, 帥氣十足, 酷愛踢球的男生. 從此, 她關上了自己情海的大門, 恪守承諾, 直到畢業後, 分配, 工作, 兩人結婚, 生子. 記得畢業, 我去火車站送她, 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一遍又一遍囑咐我一定去看她, 十幾年過去了, 我沒能去看過她. 這次回國, 同學大聚, 只是聽說: 培的變化最大, 連口紅都不擦, 她老公管得挺緊, 真看不出以前是那麼美.....
惠兒是那種漂亮可愛型的, 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她. 同惠兒大學相處的四年可以說是在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記憶. 來自同一個城市, 同桌, 又同寢室過, 畢業又工作在一個城市, 使我和惠兒就沒有分開過.
我父母當時工作在北京, 只有放假時我才同父母一聚. 我家空著, 周末時也要跑到惠兒家蹭吃蹭喝或留宿. 她哥哥免不了成了我們的大廚...一直到我們畢業. 工作後我們還時不時在一起, 吃一頓, 逛一氣. 這種友誼延續不斷.
惠兒是我結婚時的伴娘, 因為她的光彩, 我結婚那天增光不少; 當然引來不少的詢問, 希望有幸認識她, 可她是有目標的, 有主意和心氣高的... 不久, 惠兒辭掉了工作, 去北京打拼了.
我要移民加拿大的決定, 跟惠兒的強薦是有關的. 那時她的出國夢對我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她知道我也心高, 不願甘於現狀. 臨上飛機前, 惠兒去機場送我們一家, 抱著我的女兒, 眼裡含著淚...很是感人場面. 就這麼一別, 十年未謀面. 這十年中我幾次回國也沒有見到惠兒.
惠兒在北京生活了幾年, 又轉向廣州開了工廠, 認識了現在的老公. 後來把工廠交給人打理同老公去了美國, 生活在費城. 在加拿大的頭幾年, 我們沒斷了聯系. 她老公從費城也打電話問候過我們. 可是, 經過幾次搬家, 改電話號碼, 惠兒也不斷的變更住址電話, 我倆竟然失去聯系. 我向同學打聽, 沒人知道她的情況; 打電話去廣州, 工廠易主了; Chinaren上沒找到她; 她的郵箱也因為長時間的撂置, 我被憑憑退信...
這次我回國, 帶著期盼能有惠兒的消息, 只聽在北京的同學電話裡告訴我:惠兒在韓國. 唉!
眼看我返家的日子接近了. 有天早上我正在打包, 電話來了, 是我們班的"采購團們", 之所以我叫她們--采購團, 是因為這幾個同學, 大富款姐們, 要飛到北京去逛街, 問我去不去? 我還沒決定好, 只好把我父母家的電話號碼告訴她們, 以便聯絡. 電話剛一放下沒幾分鍾, 又響了, 我一接, 當頭就是一句: 你這個人, 在哪呢? 啊! 竟然是惠兒! 原來就在著幾分鍾內, "采購團"打電話告訴北京的同學--穎兒她們要准備啟程, 穎兒就通知了剛回國的惠兒, 同學要來了! 惠兒馬上問有誰知道我的信息, 於是得知我正好在國內, 就這樣, 斷了的線又接上了.
哥哥幫我急匆匆打好包, 父母家好一陣忙亂, 晾的衣服沒幹, 告訴媽媽幫我收起, 明年我來再穿. 當天午飯後, 哥哥陪我離開進京. 幾個小時過後, 我和惠兒終於見面了!
歲月已經在我們的臉上留下了痕跡, 可我們之間的情誼卻一點沒變. 惠兒這些年生活在美國, 寂寞, 憂郁, 同老公只能英文溝通, 沒什麼知心朋友, 也不願意聯系老朋友, 幾近崩潰. 一心想要小孩, 不斷失敗, 直到前年, 冒著高齡的危險, 忍受幾天的疼痛, 最終生下一個九斤重的男孩. 而她作了一個更大的決定, 她要留在中國.
惠兒喜歡現在的生活: 每天看著活蹦亂跳的兒子, 經營自己的事業, 住在寬敞的大房子裡, 享受著北京那種特有的文化生活氣息...感到這一切才是她向往已久的. 她覺得快樂, 充實和踏實.
我們有說不完的話, 就象那時在學校時說不夠的悄悄話, 知心話一樣. 我的這次旅程原以為會有遺憾離開, 卻沒想到會給我意外驚喜, 讓我感到圓滿.
相約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