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刚开打时,很多人都在照片或影片中看到俄罗斯坦克车上顶著一具像小型瓜棚般的金属支架,相对於俄军巨大威武的现代化坦克显得极不搭调,也让人怀疑它的功用。但随著战事延宕,俄军坦克搭载这种支架大幅减少。有分析认为,这种用来防範反坦克武器的支架效果不佳,缺点很多,其实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此战争进行一个月後,就很少见到俄军坦克再使用它。其中真实原因是因为俄军原以为很快攻进基辅等城市後就进入城市巷战,才会一开始就把这种装置架到坦克上,也显示俄军战略上的严重误判,才让俄军陷入战争泥淖。
今年2底开打的俄乌战争中,俄军坦克在车顶上架个金属架子的奇葩造型引起许多议论。这个焊接粗糙的架子不只难看,完全破坏俄军坦克的威武形象,还让人怀疑高科技战车怎么顶个低科技瓜棚上战场。它还会阻挡车顶的视缐,也造成车顶机枪使用不便。很多人猜测它是为对付新型攻顶式反坦克导弹而搞出的应急方案,而随著大量俄军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毁,外界也都认为这些金属架子只有心理上的安慰作用,无法发挥阻挡导弹或其他手持式反坦克弹药的作用。

这种用来防範反坦克武器的支架效果不佳,在应对反坦克飞弹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只能在城市巷战中防範埋伏在楼房上用低阶武器偷袭的士兵。
其实这种装置并非完全无用,它有个「栅栏式装甲」的名称,美国或欧洲的坦克也会装上类似的架子,只是会比较正规化、制式化,例如美军的布莱德雷步兵战车或艾布兰M1主战坦克,会在装甲车侧边围上一圈金属栅栏。相较之下,俄军顶在坦克砲塔上的只是歪七扭八的比较醜些而已,作用是相同的。
一般人直觉判断是这种栅栏式装甲的目的是可以提前引爆来袭的破甲弹,但其实用它使破甲弹失效是真,但大多不是以提前引爆来破坏其击穿装甲的能力,而是以破坏其弹头结构导致锥形装药失去原先的设计功能为主。一般步兵用的反装甲武器的原理都是用弹头内炸药以高温高压推动其锥型装置形成金属射流,进而穿透装甲而造成装甲车内人员杀伤甚至引爆车内弹药殉爆为目的。近距离提前引爆通常不能破坏金属射流的穿透力,因为它穿透装甲的能力不是依赖弹体动能,而是高温液态金属的熔穿能力。因为金属射流的形成需要空间,所以短距离提前引爆反而可能给予它更多空间来形成最佳的穿透距离。

在坦克与装甲车上装置栅栏式装甲,主要为防範在城市巷战中使用低阶武器偷袭的敌军,一般都装置在侧边或车顶上。
以一般常见的肩托式反坦克火箭弹设计的破甲装置长度都不到最佳长度,如果加上栅栏,反而会增加其击穿装甲的威力。那为何还要用栅栏装甲?因为栅栏设计略小於弹头,可以在弹头经过时撞击其弹头结构,让其内部锥形装药因结构破坏而无法形成金属射流,也因此无法穿透防护装甲。军事专家曾研究,破甲弹头进入栅栏装甲时如果在超过45度角,栅栏装甲会失效,整体来说只有大约40%的机率能挡住反装甲弹药。也正因为这个因素,栅栏装甲大都在武器水平悬殊的战场上比较常见,例如阿富汗战争与叙利亚内战,如果双方实力接近,栅栏装甲几乎无法发挥作用。
众所周知,这次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在对付俄军坦克坦克时大量使用美制标枪石的飞弹与其自制的斯图格纳-P(Stugna-P)等重型反坦克飞弹,这种飞弹较中东战场上常见的RPG-7来说完全是不同等级。只锥形装药金属罩直径大,并以高密度低熔点合金取代铜,理想狀态下能穿透120cm的装甲,这种穿透深度连坦克正面都挡不住,就更别提侧面与顶部了。而现在反坦克导弹还有雷射导引功能,操作士兵可以手动提前引爆,栅栏装甲能发挥的作用就更有限了。

装置於坦克车顶的栅栏式装甲阻挡车顶的视缐,也妨碍乘员出入并造成车顶机枪使用不便。
由此可知,俄军坦克顶上的金属架根本不是为防禦标枪这类型的反装甲飞弹,而是防禦类似RPG-7的肩射火箭弹。在坦克车顶搭金属架子的构想是来自於俄军在2次车臣战争中的城市巷战经验,用以防範在躲藏在城市楼房上制高点的士兵用火箭弹自上而下对坦克攻击。坦克顶上金属架子除了能挡下火箭推进的破甲弹,也能挡住手榴弹或其他各种简易炸弹,不至於受到太大的损伤。
从俄军坦克车上的金属架装置也能判断俄军对入侵乌克兰的战略与战术準备,俄军想像中是2天快速攻入基辅,经过2~3天的城市巷战,再2天肃清残馀乌军,就等乌克兰政权宣布投降或自动崩解。也才会一开始就把城市巷战要用的金属架装置全部带上,考量的就是城市巷战与乌军缠斗的需要,因此在进攻基辅、切尔尼戈夫、哈尔科夫等城市时,其坦克部隊大都有金属架。

俄乌战争初期北缐俄军就把金属架装上,显然是获得指示要求为进行城市巷战做準备。最後证明是俄方将领的战略误判。
总之,在坦克顶上搭金属架主要是为巷战防禦之用,但架子只能防上面,正面与侧面不发生作用。加上为出入方便,金属架有些高度,这个空间不只抵挡不了标枪飞弹这种攻顶武器,连一般的RPG也防不了。何况一旦对上敌军步兵或装甲车,金属架也很碍手碍脚,只能说是弊多於利。而之所以会用上如此拉挎的土制装备,是因为俄军根本就看扁了乌军装备与抵抗的意志,以为挟著钢铁洪流的声势就能震慑乌军让他们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否则也不至於打了4个多月未见决定性胜利,还让全世界看这个军事犟国的笑话。
为了防从上而下打下来的导弹,这种框架能防住吗?俄国人真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