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1日正式生效,中国专家表示,RCEP採用高标準经贸规则体系,将与北美自贸区、欧盟三足鼎立,也将是中国外贸增长的加速器和新引擎,中企要善用RCEP规则,增犟开放竞争力,才能立於不败之地。日媒则指出,日本今後取消冷冻蔬菜、酒类等商品进口关税,将让家户受惠,不过大米、猪牛肉等主要商品关税不减免,预估不会对日本农畜产业造成太大影响。
有助亚太供应链重组
大陆「澎湃新闻」报导,上海财经大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孙元欣教授表示,RCEP有三方面优势:一是15个成员国经济规模和国际贸易体量大,将与北美自贸区、欧盟形成三足鼎立;二是在亚太地区拥有地缘优势,RCEP未来发展的潜力更大;三是在《中国-东协自贸协定》的基础上协商,形成了高标準的经贸规则体系,包括降低关税、服务贸易开放、智慧财产权保护、原产地累积等。原产地累积原则有助於在亚太重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货物将48小时内放行
中国商务部国际司长余本林指出,RCEP各成员就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準等做出高水準承诺,特别是承诺尽可能在货物抵达後48小时内放行,对快件、易腐货物争取在抵达後6小时内放行,将有利於提升物流通关效率,促进出口增长。
中日之间是首次建立自贸协定关系,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将分别达到25%和57%。
日本共同社报导,今後日本将取消冷冻蔬菜、酒类等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家庭收支可能受益。另因大米、猪牛肉等主要商品的关税得到维持,日本政府预测不会对国内农畜产业造成很大影响。
专家籲企业学懂规则
大陆《新京报》报导,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指出,中国企业要善用RCEP规则。RCEP的规则对等性,意味著中国企业也要承受来自区域内的激烈竞争,并在出口贸易时参照执行新规则。唯有学懂弄会RCEP规则,增犟对外开放的竞争力,才能立於不败之地。
马亮说,各类跨境贸易风险、经贸纠纷等也必然会随之增多,因此要构建与其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这是涉及出入境、海关、外汇、税收等複杂的综合系统工程,他认为,幸亏中国2013年在各地布局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探索对接RCEP及其他自贸区规则,已累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