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不怕沒柴燒
- 時間: 2021-7-27 11:23
-
-
第 2 樓 / 不怕沒柴燒
- 時間: 2021-7-27 11:25是 則也
則 常也 法也
五毛過來學學
確切來說應該是“國是”,而不是“國事”。
但不是用在“莫談**”這個詞的時候,“國是”“國事”都可以是獨立的一個詞。具體如下:
“國是”還是“國事”?
“是”字有“法則”的意思,“國是”即有國家的政策、法規等含義。
“共定國是”,就是共商國家大計、國家政策,而不僅僅是一般的國家事務。“是,則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則。”),“則,常也”,“法也”, “國是”即為“國家之法則”、“國策”。
“是”也有和“事”含義相同的地方,指一般的事務、事情。
“是”有“事(事情)”的意思,但是“事”卻沒有“是(法則)”的含義,所以不能混淆。《禮記‧喪服大記》:“君言王事,不言國事。”這裡 “國事”就沒有“國策”、“國家大計”的含義。所有,在實際使用上,“國是”就要比“國事”的范圍窄些,“國是”就只能夠用在國家召開的重大會議以及商討國家政策的地方,如共商國是,莫談國事,縱論國是等等;“國事”一般用於討論國家事務,如國事訪問,家事國事天下事,國事繁多等等。
有人把“國是”和“國事”的區別歸納為四條:
(1)詞義范圍不同,“國事”既可以指對國家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國家事務;而“國是”則專指國家決策、規劃等重大事務。
(2)適用對象不同,“國事”可用於國內,也可用於國際,如“國事訪問”是一國首腦接受他國邀請所作的正式訪問;“國是”所指的國家大事則嚴格限用於國人在中央所議之國家大事。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構,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是“共商國是”。
(3)語體色彩不同,“國事”是頗具口語色彩的詞,“國是”是用於書面語的文言詞。
(4)語法功能不同,作為名詞,二者都能作主語、賓語,但“國事”還能作定語,如“國事訪問”;而“國是”就無此用法。
所以,國事”不能代替“國是” -
-
第 3 樓 / 不怕沒柴燒
- 時間: 2021-7-27 11:31
-
第 4 樓 / 鐵鐵
- 時間: 2021-7-27 11:35
-
第 5 樓 / guokybh
- 時間: 2021-7-27 11:43
-
第 6 樓 / 明娘娘
- 時間: 2021-7-27 11:48
guokybh 寫道:
莫談國事,共商國是
國事”是口語詞,“國是”是書面語文言詞。文化程度低的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只知國事,不知國是,根本區別,就在這裡::
淺析yemilk昨天發帖時刻蓋棺論定無知國是的事實!她過後再引老舍劇照的國事,又暴無知老舍用意原委
言簡意賅之總結::yemilk(即捅婁子)發那個帖子的時刻,便是蓋棺論定了它對 國是 一詞的全然無知,這才是問題關鍵硬傷之所在。她看見國是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亢奮,是因為她壓根兒不知道這個詞,它的問題在於壓根兒不知道 國是 一詞,yemilk發帖的時刻,已經蓋棺論定了無知國是(如同無知作戰)的事實,這是證據確鑿的!之後她花無論多少個小時上網搜索,不能推翻它發帖時暴露出的語文層面的無知的事實。 -
第 7 樓 / damnff
- 時間: 2021-7-27 11:48
-
第 8 樓 / 明娘娘
- 時間: 2021-7-27 11:52
-
第 9 樓 / 鐵鐵
- 時間: 2021-7-27 12:01
-
第 10 樓 / 被禁止的用戶
- 時間: 2021-7-27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