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嘈坊
文 |
城南金城武
編輯 | 嘈坊
2014年世界排球錦標賽,對於朱婷來說,這是她由青年隊轉入國家隊後首次參加的世界性比賽,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她在比賽中發揮穩定,敢打敢拼,攻防兼備、屢建奇功。
在這次世界排球錦標賽上朱婷進攻多達457次,攔網得29分,她高居得分榜首位,進攻榜第7位,發球榜第11位,防守榜第10位。
朱婷憑借出色的表現,當選這屆世錦賽的最佳主攻。
這屆世錦賽成為朱婷一路開掛的起點,在隨後的世界杯和奧運會上,朱婷挑起中國女排的大梁,為中國女排連續奪取世界冠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她本人也榮獲這兩個比賽的MVP(最有價值的運動員)。
教練郎平曾評價朱婷說:“朱婷與我年輕時差不多,性格不同,打球類似,都是冷面殺手。朱婷的優勢主要是全面性上。”
朱婷身高1.95米,瘦得像根竹竿,可在賽場上她就像是一柄無往而不勝的利劍,所向披靡,她成了中國億萬球迷心中的“第二把鐵榔頭”,也成了名副其實的“MVP收割機”。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朱婷的故事。
01
1994年11月,朱婷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秋渠鄉朱大樓村,父親朱安亮和母親楊雪蘭是當地的農民,以種地為生。
為了貼補家用,朱安亮還開了一間修理鋪,平時幫村裡人修修車賺點小錢,然而因為家中孩子較多,他們一家日子過得頗為艱難。
在家排行老三的朱婷,從小便會幫著家裡幹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衣服也是穿兩個姐姐穿剩下的,而兩個姐姐為了緩解父母的經濟壓力,早早輟學打工。
在朱婷12歲那年,朱安亮想讓朱婷輟學外出打工,可朱婷堅決不肯,她只給父親留下一句話:“我要上學”。
那時,朱婷為了省錢,在學校從不吃肉,初中三年只長個頭,不長肉,1.72米的個子比班裡的男生都高,可她整個人看起來面黃肌瘦。
班主任看著朱婷像根竹竿一樣在眼前晃來晃去很是心疼,她對朱婷說:“娃兒,你長這麼高,想不想學體育啊?只是要吃苦哇!”
朱婷聽了很高興,她激動的說:“老師,我不怕吃苦”。
年幼的朱婷還不知道,這句回答改變了她的整個人生,而“吃苦”兩個字也是改變她命運的支點。
在老師的推薦下,朱安亮二話沒說開著家裡的農用三輪車拉著女兒就去了周口市體校。
可沒想到面試並不順利,藍球隊說朱婷太瘦弱,不禁撞;去皮劃艇隊面試,結果說她腿太長,沒有肌肉,不適合坐在狹小的皮劃艇中。
朱婷當時非常傷心,後來體校的教練覺得沒准將來這孩子可以去打排球,於是在教練的要求下,沒有任何運動基礎的朱婷做了一系列測試,朱婷咬牙通過了百米跑、雙腳起跳摸高、墊球等測試,尤其是在立定跳遠時,她一下跳出兩米多的好成績,讓教練大呼不可思議。
時任體校副校長的夏陸海一眼看出了朱婷的潛力,他興奮地對朱安亮說:“這丫頭是個好苗子,我看適合練排球,這孩子我們要了。”
父女兩人一聽,開心不已,可是當朱婷得知體校一年的學費高達上萬元時,拉起父親就往外走。
朱婷雖然也舍不得拼命爭取來的機會,可是想想家裡的經濟狀況,實在不忍心父母再為了她的學費憂心。
朱安亮看著女兒先是高興後是失望,心裡暗下決心,既然教練都說女兒有打排球的天賦,就不能放棄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朱安亮讓朱婷安安心心地去體校,學費的事他來想辦法。
彼時,朱家的經濟狀況的確是捉襟見肘,夫妻兩人想到這高昂的學費也是愁眉不展。
萬般無奈之下,夫妻倆拎上自家蒸的饅頭,在村裡挨家挨戶的借錢為朱婷籌措學費。
朱婷拿著村裡的鄉親們為她湊出的學費來到了周口市體校,在這裡開啟了她人生的新征程。
02
剛剛進入體校的朱婷,並沒有任何優勢,甚至比別的小伙伴在基礎上差了很多。
雖然她和其他運動員一樣,每天做著最基礎的訓練,但她要比別人練得更多才能保持差不多的狀態和水平。
那時正在長身體的朱婷,每個星期只有20塊錢的生活費,別人吃五毛錢的菜,她只吃一毛錢的菜。高強度的訓練之下,朱婷的身體極度缺乏營養,導致她經常會出現劇烈的“生長痛”。
那個時候,每一天的訓練對朱婷來說都是煎熬,有時實在扛不住她就給家裡打電話,朱安亮每次都會勸女兒:“咱們是農村娃,沒有受不了的苦,再堅持堅持就過去了。”
彼時,朱婷在體校受著訓練的苦,可她卻萬萬沒想到,家裡的父親卻因為意外被砸傷了腰,為了不影響朱婷訓練,他囑咐妻子千萬不能將他受傷和做手術的事告訴女兒。
後來,正值青春期的朱婷在體校訓練消極,被教練批評後,一氣之下跑回了家。剛進門,就看到父親滿臉倦容地躺在床上動都動不了,母親則是一臉的憔悴,朱婷扔下手裡的行李,眼淚止不住就流下來,她哭著問:“爸,你這是咋了?”
當朱婷知道父親受傷,家裡又欠了十幾萬外債時,再也忍不住,趴在母親懷裡嚎啕大哭。
朱安亮看著女兒因營養不良而瘦削的面龐,他哽咽著說:“怕影響你訓練就沒告訴你,你要好好聽教練的話,你是這個家裡唯一的希望,再苦,你也得堅持下去。”
朱婷看著躺在病床上的父親,一臉憔悴的母親,想想遠方為了這個家輟學打工的姐姐,那一瞬間朱婷仿佛長大了一般,她忽然感覺到肩上的重擔。
她想到自己在體校情緒消極,後悔不已,她對父母說:“爸,你好好養病,不能再像以前那麼拼命幹活了。媽,你照顧好我爸,我不會再讓你們操心了,我好好訓練,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朱婷第二天就返回了體校,開始了她的訓練,從此以後她再沒叫過一聲苦,沒喊過一聲累。
彼時,周口市體校因為發展規劃,排球項目並不受重視,就連選中朱婷的夏陸海都改行去抓柔道和皮劃艇。
為了不耽誤朱婷,暑假期間,河南排球隊在開封比賽,夏陸海帶著朱婷推開了省隊教練的門。
看到朱婷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省隊教練也覺得她是打排球的好苗子,只不過因為年齡太小,他就讓朱婷先去了河南省體校。
03
2007年,朱婷進入河南省體校,在這裡他遇到了劉宏教練,而朱婷也是劉宏最得意的弟子。
當時在一堆運動員裡朱婷又黑又瘦,而且只有她接觸排球的時間最短、水平最差,朱婷知道自己的優勢只有身高,而缺點一大堆,她就下苦功夫去練球。
別的小伙伴練一會歇一會,朱婷不敢歇,教練不喊停,她就一直練。
周末別的小伙伴都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朱婷依舊在球館裡練習起跳、揮臂扣球、發球……
經過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朱婷在排球方面的天賦逐漸顯露出來,發揮越來越穩定,在隊裡成了出類拔萃的優秀運動員。
多年後,劉宏教練說起朱婷,言語中有疼愛還有贊賞:“我帶著朱婷訓練,仿佛自己都年輕了10歲。特有激情,自己也努力,她那個悟性,你教她啥,她都會舉一反三,讓你覺得可高興了,誰帶她都會喜歡。競技體育成材率低,我教了25年,只見過這麼一個朱婷!”
只不過那時朱婷想進省隊,無論是從體力,還是技術上都與省隊的運動員有一定的差距。
可劉宏不這麼想,她覺得“不能耽誤這個好苗子”,於是她多次前往省隊推薦朱婷,終於讓省二隊同意先接收朱婷,觀察一段時間。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省二隊發現了朱婷在排球上的天賦。
2009年,進步神速的朱婷被選進了河南省排球隊。